第30章刘氏找到金主(1 / 2)

刘氏的反击还是很有效果的,不仅控制住了股价的持续跌停,避免一股权质押得到的贷款爆仓被催债。同是也转移了舆论的注意力,祸水东引,让刘氏集团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它还把周氏集团拖下了水,虽然周氏集团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但是现在也是有理说不清,被刘氏集团控制的媒体不断编排着,企业形象和口碑都受到了影响。

这有来有回的一回合下来,虽然周氏略占上风,但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刘氏集团根基仍然深厚。

目前两家已经处于比拼硬实力的持久拉锯战了,要想真正决出胜负,就看谁的家底子更厚。

不过这次从一开始刘氏集团就处于下风,而且周氏的打法招招凌厉又凶猛,一开始就是奔着搞死刘氏集团的目标来的。

按理说,平日里两家相斗都是不分胜负,水平和实力也都是平分秋色,一方都没有完全干倒另一方的实力。而这次周氏集团来势汹汹,而且势在必得的样子,已经让刘氏兄弟在一开始就感觉周氏后面后神秘力量在支持。

而这股力量的实力恐怕还要在周氏之上,只有这样才有胆量来徽京打破周刘两家的平衡。

他们曾经也怀疑过落文集团,但考察了落文集团以后发现落文集团没有那么大的实力,而且落文集团平时的经营策略也没有那么具有攻击性,只是在与世无争的发展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开发的唯一的住宅项目就是临城湖别墅区,而且好像还是专门为落文集团少总开发的。

虽然还查不到周氏的背后金主,但周氏找到金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既然周氏集团能找到金主,那刘氏集团肯定也要找到一个金主才行。尤其是现在的情势已经十分危急。

自从周氏前天开始总攻以来,刘氏集团的股价近乎腰斩,以股票做抵押从好几家金融公司借的短息贷款已经到期,现在又三百亿的短期贷款需要偿还。

同时几家和周氏刘氏都有合作的大型银行又开始缩紧放贷,不再给刘氏集团提供新的贷款,而刘氏集团欠这几家银行的短期贷款也快要到期了,但这几家银行并没有延缓还款期的打算,这就是五百亿的短期债务。

刘氏集团掩埋古墓的那个住宅项目现在也停工了,文物局和考古队正在那儿调查,这个住宅项目算是黄了。好几百亿的投资基本是要打水漂了。

所以刘氏集团现在面临的损失和债务压力上千亿了。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了。

然而更麻烦的是,刘氏集团想要低价买房,快速回笼资金还款,但周氏就跟刘氏打价格战,不断压低房价,要不就是让刘氏集团的房子卖不出去,要不就是让刘氏集团的房子亏本折卖,消耗刘氏集团的资金和实力。

刘氏集团为了能从银行和金融机构,包括从外地的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贷款,在徽京及沪市和皖市疯狂拿地,然后用这些刚拿的地作为抵押去银行借贷,以偿还八百亿短期贷款。

周氏自然是明白刘氏集团的计划的,所以在刘氏集团拿地的过程中,不断跟刘氏集团竞价,搞得刘氏集团不是拿不到地,就是拿地的成本高了好几倍,让刘氏集团的负债成本更加高昂。

而周氏之所以敢低价卖房、高价拿地,就是因为有落文集团及其背后强大财力的支持,让周氏集团能够放开胆去跟刘氏集团刺刀见红的血拼。

而且周氏集团也必须血拼,因为这场战争一旦开启,那就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此次若不收拾掉刘氏集团,等它缓过气来,那就要动手收拾周氏集团了,那个时候刘氏集团必然也会不惜代价。

而这场战争最后也会是赢家通吃,最后的胜利者会垄断整个徽京的住宅地产市场,到时候起码有三年的垄断期,总是有其他企业要插足徽京的住宅地产市场,没有三年时间也不会对垄断者形成威胁。

徽京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这三年的利润足以让胜利者抚平这场战争带来的创伤。而且以后十年将在徽京占据统治地位。对于这一结果,无论是周氏还是刘氏,都是心知肚明。所以两家都明白这将是生死决战。

刘吾良坐镇徽京,带领刘氏集团艰苦防御周氏集团的进攻。虽然一路上被周氏集团打得惨不忍睹,但刘吾良依然是进退有据,用着仅有的现金储备加上各种可说的可不说的手段在各地抢地,为刘氏集团囤积了十几块地。

虽然这里面的地有些已经被周氏集团把价格推的搞了几倍,但只要最后把房子建成中高档住宅就可以把房子卖的贵点,这样就可以把抬高的成本给抹平。关键是这些地就是向银行借贷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