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楚洵展开神念,将《大藏经》打开,细细研读。
片刻后,通篇经文读完,楚洵微微合眼,在脑海中推演一阵,整理出了其中的神通修炼法门,正是刚才唐玄奘施展过的掌中佛国神通。
此神通修成之后自成一界,可以将敌人收入佛国对战。
佛国之内,自身法力会得到增幅。
若不愿争斗的话,也可以像唐玄奘那样,本体不进入佛国,只将神通用来困敌。
其效果还是比较强大的,和镇元大仙闻名三界的乾坤袖神通差不多。
也就是唐玄奘境界不高,加上楚洵领悟了完整的空间法则,才能轻易破出,否则寻常人一旦被困入其内,将很难逃离。
还不错,总算有点收获。
楚洵嘴角露出满意笑容,将《大藏经》收起,打算以后有时间再进行修炼。
视线转动,看向大唐国都位置,楚洵身形闪动,化作一道幻影离开。
灵山。
婆娑净土。
如来法身刚从阿弥陀处返回,和本尊融合到一起,才静坐不久,便猛然感应到唐玄奘气息溃散,留在净土内的佛灯熄灭。
玄奘?
如来嗖的一声站了起来,满脸震怒。
佛门又被称呼为西方教,对外虽称为一教,但其中却是分成了两个派系。
一派是以阿弥陀为首的极乐净土,实力强大,是为原本佛门,其中晋升佛果的便有五十三人,称五十三佛。
另一个派系,就是如来之后建立的婆娑净土。
当年太清道德天尊奉鸿钧之命下界,欲行佛道合一,教化世人。
其化身李耳,行老子化胡,将多宝道人引入西方教。
阿弥陀前来接引,因此阿弥陀也就是传说中西方二圣的接引道人。
多宝入佛门,改修佛法,也就是现在的如来。
虽然佛道合一最终失败,但如来却是选择留在了西方教,因阿弥陀接引之情,称其为师尊,后自行建立婆娑净土。
发展到如今,也已经拥有三十五佛,实力颇为强盛。
如来野心极强,这点从建立婆娑净土就能看出来,虽表面和阿弥陀同属西方教,仍然尊其号令,却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自身成圣,届时婆娑净土也就能真正独立。
既然他有此野心,对于净土的发展也就很是看重,金蝉子玄奘乃是如来成立净土时的班底,为如来钦点弟子,对其最是忠心耿耿。
不像净土中其他佛陀菩萨,大多遵从的只是佛门,而不是如来本身。
因此,如来对于玄奘才会另眼相看。
此刻得知玄奘圆寂,如来震怒不已,当即就想动身替自己爱徒报仇。
不过,踏出一步后,如来便冷静了下来。
运转法力推算片刻,果然如所料一般一片虚无,没有算出任何结果。
如来叹了口气,双眼隐晦的射出一道冷光,旋即重新坐回莲台,沉默不语。
他已经明白,既然推算不出因果,就肯定是那邪魔出手了。
对方沉寂百年,佛门也调查了百年,没有收到任何有用消息,想不到,这邪魔刚一现身,就斩杀了自己一员大将。
此时的如来,心中恨不得立刻抓住楚洵,剥其皮,拆其骨,食其肉,哪还有半点佛门高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