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微蹙眉头,他问道:“你说阿耶特地从酒泉带了一包糖送给这两个孩子?”
鲁王世子:……
这是重点吗?
鲁王世子点头,他说道:“阿翁想禅位给你!”
太子转过身,朝亭子走去,缓缓坐下,他没有说话。
鲁王世子观察着太子的面色,他轻声问道:“太子是何想法?”
太子低声问道:“阿耶只带了一包糖?”
鲁王世子:……
为什么太子只在意那包糖!重点难道不是禅位这件事吗!
鲁王世子摇头:“我不清楚。不过我看阿翁的态度很坚定,的确是想禅位给你。”
太子突然有些后悔将那块平安扣送给阿财了。
他语气淡淡地言道:“阿耶是什么想法,何时轮到本宫来干预?本宫累了,先回去休息了。”
鲁王世子:???
鲁王世子一脸懵逼地望着太子。压根不知道太子为什么突然不高兴。太子也不小了,熬了这么多年总算能登基了,得知陆琰要三位,应该很高兴才是。为什么会不高兴呢?
鲁王世子问道:“太子?难道太子不想让阿翁禅位?”
太子没有理会鲁王世子,转身朝自己的住处走去。
侍卫拦住鲁王世子,对鲁王世子说道:“太子殿下要休息了。”
鲁王世子只好改口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不打扰了。”
鲁王世子一脸莫名其妙的离开了皇宫,回到鲁王府后他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秦州。
陆琰回京后的第二日,拿着玉玺正式上朝,将在秦州时候,让庆王世子帮他拟的圣旨颁发下去。
众人得知陆琰竟然要将帝陵让给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烈士安葬,心情复杂,不知道该称赞还是该反对。说不合适吧,可是陆琰说了这是弥补过错,也是为了警告后辈。若是称赞,好像又有些怪。
免税这个事情,户部尚书倒是发言提议,希望陆琰能够减一下免税的时间。将十年改成三年。毕竟对上百万人免税十年,对于国库而言是一笔大损失。
陆琰听从了户部尚书的提议,该免税十年为免税三年。
就在众人以为没什么大事要宣布的时候,陆琰突然发言感慨了一下,说自己岁数大了,牙齿经常疼,腿脚也不利索了,眼睛也花了,很容易腰酸背痛。总之就是老了身子出了一堆毛病。他想退休!禅位给太子!
这件事震惊了众人。
有些官员甚至怀疑,是不是太子私底下逼宫了,要不然陆琰怎么会突然想禅位呢?
历朝历代,除非老子斗不过儿子,被逼宫之外,根本没有哪个皇帝是心甘情愿的将皇位让出来。
“朕错信佞臣,将大周害成这样,乃千古罪人。不配再坐在这个位置上。而太子在江山危急时刻,没有舍弃江山,舍弃百姓。甚至亲自到军中重振军心,实乃仁君之人选。朕将禅位于他,诸位可有意见?”
官员们相互看着彼此,没人敢站出来反对。
一朝天子一朝臣,还好他们这些官员没有抛下太子逃离京城。所以太子登基后,对他们这些官员的态度至少不会有太大变化。
开会开到最后,陆琰对工部尚书说道:“这玉玺在外面的时候,被朕磕坏了一个地方,你看看能不能修好。”
工部尚书:……
“陛下,修补玉玺的事情,并非臣负责。”
陆琰问道:“那是谁来负责?”
一人站出来说道:“是臣。”
“那你拿去修吧!”
陆琰挥了挥手,让掌印宦官将玉玺交给那名官员。
最后,陆琰说道:“即日起,年十五以上的宗室嫡子,都要返回京城。此事与立储有关。”
官员们震惊,显然没想到陆琰会在朝堂上宣布此事。
选下一任储君,这不是保密工作吗!应该悄悄来,陆琰怎么光明正大的宣布了?
官员们一脸懵逼地下了朝,私底下讨论这件事。
下朝后,陆琰见太子心情不好,他叫住太子:“太子。”
太子停下脚步,转身面对陆琰。
陆琰从上方走下来,他打量着太子的脸色,出声问道:“怎么了?心情不好,是不是朕给你的压力太大了?”
太子摇头,低声言道:“非也。”
陆琰关心地问道:“身子不舒服?”
太子再次摇头:“钰很好。”
陆琰摸了摸衣服,发现自己现在穿的是龙袍,没有藏东西。他告诉太子:“朕从酒泉带回了两包糖。那是酒泉的特色小吃,很贵的,叫粘粘糖,特别甜!小孩子都喜欢吃。朕本来想交给吴御医的,但是昨日太累了,忘了这件事。今日宫人给朕更衣的时候,将那包糖放在了宫里,朕现在让人回宫取。你以后吃完药就含一块糖,这样就不觉得苦了。”
听了这话,太子的心情突然好转。
太子浅笑着回应道:“多谢阿耶。既然小孩都喜欢吃,昨日那两个孩子入宫的时候,阿耶可有分一些给他们?”
陆琰点头:“朕这次带了两包回来,一包给了阿财跟阿水,另一包是给你的。”
太子心里舒服了。
明明是太子,可是小时候太子却不如其他兄弟得圣宠。每次有什么赏赐,皇帝都不会先想到太子,而是先赏给宠爱的皇子。每当听说哪位皇子又得到了赏赐,太子身边的宫人都会逼太子努力争宠。
就因为是太子,太子不能犯错,一旦犯错,绝对要挨骂,而且皇帝会训斥得特别严厉。同样一件事,太子与其他皇子都做了。其他皇子做得好,会得到皇帝的夸赞跟赏赐。哪怕做的不好,也会得到几句安慰的话。而太子,哪怕做得再好,每次得到的只是皇帝的点头。没有夸奖,也没有赏赐。有时候,皇帝甚至会打压他不要骄傲自满。
人到暮年,突然得到了父爱。太子觉得心里很满足。这种感觉就像是墙面的破洞突然被人补上了,让人觉得很舒服。
皇位,太子当然想要。他活了五十年,从小到大,身边的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提醒他,一定要做好一个储君,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当皇帝是所有人给他定下的目标。若是不能当皇帝,太子会觉得多年来的努力,全都白费了。不知道这些年,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可是,陆琰对他说的话,又太有诱惑了。想到能与陆琰一起到外面游山玩水,太子心里十分向往。
是选择皇位,还是放弃皇位,太子心里很纠结。
“怎么了?”
陆琰叫了好几声,太子都没回应,他伸出手轻拍了拍太子的脸。
太子蓦然回神,他愕然地问道:“怎么了?”
陆琰告诉他:“朕叫了你好几声,你都没反应,还问朕怎么了。你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出神?”
太子面色犹豫,低声说道:“钰在想,该挑谁来当太子。”
陆琰问道:“你觉得谁合适?”
太子试探地问道:“三郎如何?”
陆琰挑眉:“庆王?他不行。”
太子诧异,追问道:“为何?”
这么多宗室,只有庆王陪太子留在京城,共渡难关。而庆王,自从其母妃去世后,太子对庆王比较照顾。庆王从此开始亲近太子。两人有几十年的感情,太子了解庆王的人品。他觉得,立庆王为太子,很合适。
陆琰告诉他:“这小子娇贵懒惰,还不如易儿勤快懂事。更何况,他岁数也不小了。朕想挑一个年轻点的。”
太子目光不解地望着陆琰。
陆琰对他说道:“你觉得易儿与江儿如何?”
太子若有所思,他对陆琰说道:“江儿不够成熟稳重,易儿是我看着长大的,他是个好孩子。如今留在军中,也算是历练过了。但是易儿是三郎的嫡子。三郎还在,直接将易儿过继到我名下,有些不妥。”
陆琰摇头:“朕不过是随口说说。等见了其他人,再仔细琢磨这件事。”
太子颔首:“嗯。”
陆琰笑着说道:“听说你之前收了很多礼物。”
提起这件事,太子对陆琰说道:“是将士们送来的。礼轻情意重,打算等战事结束后还给他们。既然现在战事已经结束,是时候还给他们了。”
陆琰摇头:“不用送回去了。这是他们的心意,你就收下吧。希望将来你不要丢了。”
太子怔然。
陆琰的意思,是让他留着这些东西,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迷失在权力当中,要心中有百姓。
作者有话要说:侍卫:奇怪,太子平时喝药总是拖延,怎么今日会主动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