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1 / 2)

第二十四章你省着点吃

陆琰质问礼部尚书:“但凡有良心的君主,都会照顾百姓。你不让太子照顾百姓是何居心?难道是想让太子做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吗?”

太子微蹙眉头。

礼部尚书见太子神色不对劲,急忙解释道:“太子殿下,下官并非这个意思!下官的意思是,国库虽然有了一些银子,但是不能全都拿来购买货品,购买这么多货品朝廷也用不上。这实在是太铺张浪费了。”

太子开口解释道:“礼部尚书,再过几个月,要过冬了。到时候,如果社会无法恢复正常,会有很多百姓吃苦。这些货品,现在买了,日后可以拿来救济百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本宫无愧良心。”

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改口说道:“太子殿下好心,下官佩服。可是这位陆先生,的确不配让太子殿下尊为老师。他言行粗鄙,整日教太子殿下干一些粗活。也让我们这些官员跟着干粗活。这些事情,若是传到江左,传到陛下耳中,陛下一定会龙颜大怒。堂堂储君,堂堂官员,竟然整日种地养畜生,这与庶人有何两样!”

陆琰沉着脸不说话。

鲁王世子见陆琰的脸色不太好看,他心道不好,犹豫了一下,鲁王世子开口言道:“礼部尚书,你岂能对太子的老师无礼?有道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既然太子叫陆阿翁为老师,那陆阿翁就算太子的半个阿耶。你这样当着太子的面,辱骂他的半个阿耶,这像什么话!”

礼部尚书瞪大眼睛,被鲁王世子这番厚颜无耻的话惊到了。

礼部尚书恼怒的冲鲁王世子骂道:“你、你竟然侮辱陛下!这个姓陆的不过是一个庶人,你竟敢拿他与陛下相提并论!本官一定要传书到江左,告诉陛下这件事!”

太子也被鲁王世子的这番话震惊到了。这番话似乎有点道理,又好像不合适。他目光复杂地看了眼陆琰,出声言道:“礼部尚书,冷静一些。”

陆琰开口说话了,他语气平静的对太子说道:“把他开除了。”

太子怔然:“开除是何意思?”

陆琰告诉太子:“就是炒鱿鱼,不要他了。”

太子:……

好歹礼部尚书是正三品官员。哪怕是要把礼部尚书开除掉,也得有理由才行。这个理由,必须得礼部尚书自己有过错,太子才能将礼部尚书赶走。可是现在礼部尚书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情,只不过是跟陆琰吵架罢了,太子压根不能凭这件事直接把礼部尚书赶走。

礼部尚书气红了脸,两只眼睛怒冲冲的瞪着陆琰。他冷笑道:“我是正三品官员!没有做违法之事,哪怕是陛下在此,也不能立马罢我的官。”

陆琰对太子说道:“那就让他回家待着吧!”

太子一脸为难。

陆琰斜眼盯着他:“他不回家待着,那我就走。”

闻言,太子赶紧说道:“先生息怒!我劝劝礼部尚书。”

太子来到礼部尚书的身边,礼部尚书一脸冷淡。

太子低声言道:“礼部尚书忙了这么久,也该好好休息了。不如先休息一段时日?”

礼部尚书一听,十分恼怒。他冲太子说道:“陛下让太子殿下镇守京城,击退吐蕃大军。若是没有我们这些官员帮忙,太子殿下能一个人挺到今日吗?我们曾经共患难,没想到太子殿下却为了这个人,抛弃下官。这件事让其他官员知道,一定会寒心的!到时候,太子殿下失去了官员们的支持,今后如何在朝堂上立足?”

太子沉默,他望了眼陆琰。

陆琰直接转身离开。

鲁王世子追着陆琰。

见状,太子对礼部尚书言道:“暂时委屈礼部尚书一段时日,等本宫处理好事情,一定会亲自登门道歉!”

礼部尚书冷哼一声,甩袖离开。

太子跑去追陆琰。

陆琰已经上了鲁王府的马车。

“先生!”

鲁王世子掀开帘子,望向太子。

太子对陆琰说道:“先生,我已经让礼部尚书回家休息了。这段时日他不会上朝办事。”

陆琰告诉太子:“既然这样,那他的工作,就让鲁王世子来干吧!”

太子诧异地看向鲁王世子。

鲁王世子也愣住了,目光惊讶地看着陆琰。

太子告诉陆琰:“先生,这恐怕不太合适。这孩子年纪还小,没有处理事情的经验。遇到事情,只怕会应付不过来。”

陆琰对太子言道:“你看到礼部尚书刚才哪副嚣张的模样没有?因为拌几句嘴,就如此嚣张。这样的人,靠得住吗?你指望这样的人会一直帮你吗?你是储君!还没登基,就被这些老臣压着,你觉得等你登基后,你能管得住这些老臣?”

太子沉默。

陆琰拍着鲁王世子的肩头,告诉太子:“鲁王世子就不同了。他总归是自家人。如果连亲人都不帮你,你想想,将来登基后,你能在位多久?”

太子目光深邃地审视着鲁王世子。

鲁王世子讪笑着,不知道该说什么。

陆琰叹气道:“生在皇家,虽说要防着自家人,可是也要依靠自家人。”

鲁王世子心里忐忑,他猜不透陆琰的想法,不知道陆琰为什么会跟太子说这些话。

太子缓缓言道:“多谢先生指点,我知道了。既然先生让江儿代替礼部尚书做事,那江儿就好好干吧!”

鲁王世子讪讪地点头。

太子突然问道:“今日先生入宫来找我,有何事情?”

陆琰指着鲁王世子说道:“鲁王世子想跟太子学习种菜养猪。”

鲁王世子:???

他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太子看了眼鲁王世子,点头言道:“既然如此,江儿就随本宫学习吧!”

鲁王世子神色不自在地点头:“是……”

陆琰看向鲁王世子:“太子答应教你学习,还不快下车,去跟太子学习?”

鲁王世子赶紧下车。

阿火在一旁,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一直不敢吭声说话。

太子对陆琰说道:“那我先带江儿入宫了。先生有何吩咐,可以派人告诉我。”

陆琰点头。

鲁王世子一步三回头,一脸不舍地望着陆琰。

陆琰让阿火驾车离开。

走在皇宫里,太子语气随意地问鲁王世子:“出去后,过得还好吧?”

鲁王世子点头:“平安无事。”

太子漫不经心地问道:“到淮水那边的时候,你能联系到江左那边的人吗?”

鲁王世子摇头,他告诉太子:“塞了很多钱给那些人,他们一直让我们等消息。很多人饿死病死在江边。”

太子问道:“除了你之外,其他人也是如此?都联系不到江左那边的人?”

鲁王世子颔首:“是也。诸位皇子皇孙,都没法过江。一直留在江边等候消息。据打听到的消息,听闻是江左那边发生了时疫。时疫太严重了,所以江左那边自顾不暇,没有派船来接诸位过江。”

太子摇头:“这个消息是假的。是先生放出来的。”

鲁王世子怔然,停下了脚步:“为何?”

太子告诉鲁王世子:“目的是为了让几十万人离开淮水,返回故乡,重新耕种,恢复正常的生产,国家才能正常运转。”

鲁王世子一脸凝重。太子说这是假消息,可是鲁王世子却不认为这是假消息。既然出自陆琰之口,那这个消息肯定是真的!要不然陆琰怎么会不在江左,而是在中原?并且陆琰还劝几十万人离开淮水。

见鲁王世子神色如此严肃,太子笑着问道:“怎么?不相信?也是,不过是放出去几句话,就让几十万人离开淮水,天下间像先生这样的奇才不多了。“

鲁王世子目光怪异地看着太子。

犹豫了一下。鲁王世子问道:“陆阿翁与阿翁长得实在是太相似了。难道太子没有怀疑过他的身份吗?”

太子摇头:“第一次见到先生的时候,本宫的确惊到了。但是通过这些时日的接触,本宫可以肯定,先生并不是阿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第一次见到陆琰的时候,太子其实有怀疑陆琰的身份。但是既然陆琰当时不承认,那他就顺从陆琰的意思。太子想看看陆琰究竟想做什么,玩什么把戏。接触之后,太子才打消了怀疑。这才相信陆琰是另一个人,并不是皇帝。

他那贪生怕死的阿耶,怎么会在危险时刻跑回京城呢?

每次想到这一点,太子就觉得很可笑。

鲁王世子:……

鲁王世子很想告诉太子,陆琰就是皇帝!可是他又怕误了陆琰的大计。万一陆琰追究起来,他可承担不起后果。

鲁王世子只能暗示太子:“难道太子没有派人去江左调查这件事吗?只要派人去江左,就知道阿翁在不在江左了。”

太子打量着鲁王世子,他告诉鲁王世子:“本宫早就派人去江左了。但是结果与你们一样,都过不了江。除非会飞,否则,无法到江左。江左那边一定出了什么事。否则不会封锁消息,不让人过江。”

太子倒是不怕皇帝驾崩,他就怕皇帝又捅娄子,祸害江左那边的百姓。

鲁王世子对太子说道:“会不会果真如陆阿翁所言,江左那边发生了时疫?”

太子突然沉默。

太子突然斜视鲁王世子,意味深长地说道:“江儿挺关心这些事情的。”

鲁王世子讪讪地解释道:“因为我想弄清楚陆阿翁的身份,也想知道江左那边的情况。难道太子不想知道这些事情吗?”

太子告诉鲁王世子:“先生的身份,毋庸置疑。他是他,阿耶是阿耶。他们是两个不一样的人。至于江左那边的情况,本宫会想办法了解的。”

鲁王世子说道:“若他们是同一人呢?”

太子目光莫测地盯着鲁王世子:“你什么意思?”

鲁王世子被太子的眼神吓到了,他连忙改口说道:“我只是想知道阿翁现在的情况。现在江左那边不知是何情况,不知道阿翁在江左过得好不好。”

太子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江左是个安逸的地方,没有战乱。阿耶一定过得很好。”

鲁王世子目光复杂地看着太子,无声地叹了口气。看来太子心里对皇帝是有怨气的。

虽然鲁王世子也被皇帝抛下了,但是皇帝没有命令鲁王世子镇守京城,不得离开。鲁王世子与其他皇子皇孙一样,还有自由,可以离开京城逃命。可太子却不一样。皇帝逃了,命令太子留守京城,不得离开。太子想走不能走,留下来帮皇帝收拾烂摊子,心里对皇帝的怨气肯定很重。

鲁王世子突然反应过来,会不会陆琰不以皇帝的身份面对众人,是因为觉得尴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众人?

随即,鲁王世子摇头。皇帝一向自私,肯定不会在意其他人的想法。

太子打量着鲁王世子,轻声问道:“你在想什么?”

鲁王世子连忙摇头:“没有想什么事。”

太子不信,他说道:“方才你一脸认真的思考事情,还说没想什么。”

鲁王世子告诉太子:“我在想如何开口,问、问太子要一些赏赐。”

太子:……

太子问道:“没钱吃饭了?”

鲁王世子讪讪地点头:“嗯。没有钱了……”

太子摇了摇头,转头对宫人言道:“搬两袋米送到鲁王府。”

鲁王世子:……

“就、就两袋米?”

这赏赐也太寒酸了……

太子语气淡淡地言道:“现在京城里的百姓,能吃到土豆就不错了!这两袋米有多珍贵你知不知道?这是钱都买不到的东西!”

自从开始耕种后,太子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粒粒皆辛苦,大米都不舍得吃了。每天不是吃土豆,就是吃一些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