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将廖永华送下山以后,劝廖永华留下来,到他家休息一晚。
廖永华拒绝了张大伟的好意,表示要马上赶回去。
张大伟大概猜到,廖永华是要急着回去将数据给完善,也没再坚持。
张大伟将廖永华送出村,等廖永华开车离开以后,跟王小刁等人打了声,如果廖永华下次再来,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允许廖永华的车,破例开进龙山村。
作出交待以后,张大伟缓缓往家里走。
迎面一阵阵凉风吹过来,吹的张大伟的大脑是格外清醒。
一千个亿以上的项目,这好像有点托大了?
不过,既然答应了廖永华,那就肯定要去执行,要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
最关键的是,文化传承,做成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
只是,钱该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是真让张大伟头疼。
这不是几十个亿,更不是几个亿的工程。
靠罗有为、赵大国、李云林等人的入股合作,这压根就不现实。
农家乐和龙山的经营权,那是因为资金投入太小了,李云林等人这才有办法拿得出钱来。
但在龙山上面建数栋历朝历代的古建筑,并且是尽可能的还原当时的文化,这投入实在是太大了。
龙山经营权和酒店的投入都还没有回报,李云林等人也是明显不可能再拿出钱来。
融资入股,这似乎是一个解决资金缺口的办法。
张大伟权衡再三,将电话分别打给了李云林等人,表达了想稀释股权的想法。
尽管他是大股东,这事完全可以不用通知李云林等人,但如果李云林等人不同意,他也不会强行去稀释股份。
毕竟李云林等人,当初是无条件信任并支持他。
得到李云林等人的同意以后,张大伟并没有松一口气,而是在心里快速盘算着股份的事。
按照之前的协议,他是占据百分之七十的股权,其中林伊人他是划分了百分之十,李云林等人总共占据百分之三十。
龙山经营权总计投入的资金,到目前为止是接近六十个亿,但张大伟在心里给出的价格是一百个亿。
而开发龙山,完成古建筑的建设,除了银行贷款二三百个亿,自身必须得筹齐六七百个亿的资金才行。
这个资金,可能也是银行贷款的准入门槛。
当然,想办法也许可以降低这个门槛,但过度举债经营,风险实在是太过于巨大了。
这就像是某个村子,为了打造成一个经典的景区,不惜举债千亿,最后留下了一摊子烂尾工程。
这样的事,张大伟可不想去干。
这样一来,他就得面临六七百个亿的资金缺口。
他想保证自己的股份至少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也就是说,自己必须保证自己筹措在三百个亿以上才行。
这对目前很缺钱的张大伟来说,无疑是一道很大的难题。
当然,他也有考虑过ab股这个构造,不同股份不同话语权,他持有的a股,比起b股有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话语权。
虽然按这方法,他哪怕是只投入很少的资金,也能够牢牢掌握话语权。
但问题是,这个项目建成以后,收益并不会因为ab股,让他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因为他占据的股份很少,这收益自然也是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