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绕梁三日的天籁(2 / 2)

这时的他,忘记自己,忘记表演,忘记大厅,忘记观众,也忘记了人世界的一切及所有。他的手指,他的双脚,他的身体,甚至他的灵魂都化成笛音中的每个音符。

他,已经是一种音乐力量,化为音符萦绕在大厅里,倾注在每个观众的耳朵。

观众是快乐的,他们忘记一切,只为快乐,不管会与不会,能与不能,都在摇摆着自己的身体,跟着节奏。

开始,对龙逸峰抱着恨意的曾楠宇等人,对龙的一切自然是排斥和反感的,但是听到一段欢乐的节奏之后,也不禁随着旋律跳动起来,暂时忘记了恨,跟随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龙逸峰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观众。

因此让观众也忘记了他们自己,忘记了龙逸峰。

那是一种力量,让人不知不觉地跟随,投入其中,并深深沦陷。

正当观众跳到快要跳累的时候,笛声突然急转,变得低沉、悲伤,让观众有一种乐极生悲,备受打击的感觉。

逐渐地,观众的情绪也逐渐变得低沉起来,没有了欢乐的舞蹈,忘记人间所有的欢乐。

在他们内心深处,所有负面的情绪在逐步堆积,一点一点的积累,最终化成一股强烈的负能量,让他们悲切,无力。

那种伤痛的情绪充斥在表演大厅里面,浸泡着在场的每位观众,每个人都化成一个伤痛的符号,飘荡在笛声里。

此时,龙逸峰也是悲伤的,蚩尤法典原本就是蚩尤大帝千万年的精神力量,这位悲剧英雄传奇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悲痛历史。

那是一种大悲,面对民族性的大悲大痛,任何个人的心性都是无法抵挡的。观众们的情绪非常的不稳定,一直跟随着笛声的情绪波动着,或者悲痛,或者愤怒,或者无助。

这一切,都是龙逸峰无意识运起蚩尤法典心法的结果。

当然,也并不是龙逸峰本意要利用这种心法的,而是进入忧伤环节的时候,他的情绪不稳定被蚩尤法典的负面情绪推动并影响,不知不觉地运气心法中最悲切的负面情绪来。

龙逸峰不知道,他此时无意识地运起蚩尤法典的负面能量,却让他有了一个良好的宣泄渠道,否则当他修炼到一定程度后,肯定会越来越艰难,甚至有可能出现走火入魔的危险。

现在,通过这种情绪的发泄,让他体内的负能量全部宣泄出来,影响到观众的悲喜。

一个民族的悲痛,那是多深沉的悲伤?

没有人知道!

观众口哭了,开始是女孩们无声地落泪,接着男生也忍不住,眼泪也哗哗地流个不停,心也痛得无法呼吸。

他们挣扎着,想从那种情绪中解脱出来,但却又无能为力,只能随着悲伤情绪的滚滚波涛,尽情宣泄自己的感情。

不仅仅是学生在哭,现场的老师也哭,音响师、灯光师、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在流泪。

无声的眼泪被笛声无言的摧残,慢慢凝聚。

不知道是哪一个开始哭出声音来,一个传染一个,最后全部都放声痛哭,大厅成为人间地狱,悲痛海洋。

一把竹笛把所有的观众弄哭了,那是怎样的一种伤痛?

那样的局面说出去别人都不会相信。

但是,事实却发生了,大厅悲痛的痛哭声持续将近五分钟,笛声开始变得低沉而稳重,好像要翻过一座大山,观众的情绪也变得沉重,忘记哭泣,忘记伤痛。

逐渐的,笛声舒缓开来,就好像一个人已经登上山顶,看到山另一面面还有希望,原本的伤心沉重变成财富。

此时的笛声非常平静,好像经过大喜大悲之后的顿悟,对欢乐有新的解读,对痛苦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生命有更多的思考。

笛声稳重而温和,庄严而端正,就像夏天的傍晚。

了然一切,一切了然。

龙逸峰的动作变得安静稳重,笛声也变得低沉厚重,观众们的眼泪止住了,悲痛的情绪不再,仿佛感悟到生活的真谛与本质。

在一曲悲欢离合的笛声之中,他们仿佛走过人的一生,从在母体中的安静生长,到童年到少年的欢乐,在到人生的各种际遇和坎坷,悲伤和失望,再到悲天悯人的痛楚。

个人的快乐有之,大众的欢乐有之;个人的伤痛有之,家破国亡的大悲大痛亦有之。

但是,他们最终战胜的所有的痛苦,在精神和物质的高地建立起自己的王国,变得沉稳厚重,就像个大彻大悟的高僧,一个看透人情世故的老人。

当观众们还沉浸这种美妙际遇中的时候,龙逸峰已经悄然下台,消失在舞台之上。

观众和主持人,从仿佛依然还有丝丝绕梁之音的沉醉状态中醒来,龙逸峰已经走出表演大厅,往燕大后山走去。

一切,就像一场梦。

那是观众们的真实感受。

今夜,对观众来说,或许不过是听了人生中一首难以忘记的曲子。

但是,对龙逸峰来说确实莫大的顿悟和机遇,他必须及时找一个无人的地方进行消化。

他知道,也许这次顿悟将给他带来无尽的好处,在以后的修炼中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