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匠人来到麾下,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这是杜俊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却不知道,到底应不应该实行下去。
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设想,已经触碰到,特权阶级的神经线,若真是实行,恐怕阻力不小,哪怕有他暗中掌握的力量,为他保驾护航,也难免有心人,对他们的重视,所以,到底是立刻实行,还是缓一缓,他现在还拿不定主意。
在这件事上虽然拿不定主意,但是杜俊该做的工作,却一件都没有放缓节奏,仍旧在稳步推进,大奥帝国以帝都为起点,他都在缓慢地布局。
他对于完成心愿,已经有了极为清晰的规划,想要光耀门楣,光凭有钱,是绝对不够的,他需要做到的是,有钱的同时还要有地位,最好还是要有名声,有声望,只有这样,别人才能再提起她的时候,认为他的家族,应该以他为荣。
如果仅仅是要有钱,就能算光耀门楣的话,就凭他现在手里掌握的资源,仅仅维持一个成衣制作,也就足够了,但若是还享有名望,单凭利用成衣制作撬动行业发展这一点,就很难办到了,毕竟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
那是在后世的历史上,杜俊因为推动沅陵星的进步,而名垂青史,可是对他现在的情况,却是毫无帮助的,他需要的是,在回归的时候,就可以完成杜俊的心愿,而不是他死后几十几百年,后人的缅怀。
从这个角度出发,杜俊需要迎合沅陵星大奥帝国的主流思想,要做出让主流思想认可的功绩,所以正面的名望与地位,就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名望这个东西,说简单也简单,如果真的要去做,对于有真才实学的人来讲,并没有多难,尤其是对杜俊来讲,更谈不上有多困难。
简单的几种方式,诸如展现文采,是最快捷,也是最安全的,但是杜俊实在是不屑于去做文抄公,而这大傲帝国的文化,与地球古代虽然类似,但毕竟还有不同,甚至很多地方迥然有异,越是细节上,越是感受到不同。
与其费尽心思的,去讲地球上原来好的作品搬过来,改头换面,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在其他方面,做些养名望的事情,其实能做的还有很多,对杜俊都不难。但从实际效果上来讲,恐怕比做一个什么文抄公,更有前途。
比如,改进大奥帝国的造纸术,比如应用活字印刷,促进大奥帝国文化事业的兴盛,这些事情做起来,都没有多困难,还会收到主流的吹捧,比起去做一个单纯的文抄公,既简单,还没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
就拿改进造纸术来说吧,大奥帝国本有自己的造纸技术,只不过所造的纸张非常粗陋,实用价值不高,所以历来不受文人墨客的重视,人们的书写习惯,还是以绢布为最上的,因此讲究的读书人,一定是家境富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