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虹说,你以前一直都是自己摸索的符文之道?师公的工作室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与吴伦自己的父亲,徐勉的书房也别无二致,都是满墙的各色书籍,书桌上铺满了演算用的草纸,文房用具随手乱扔,桌下的纸篓里堆满了用过的废纸团子。要说唯一的区别,恐怕就是书桌照明所用的是明亮的蓄灵灯而不是昏黄的油灯罢了。
看来天下父亲都一样呢。吴伦不由得轻轻笑了起来。
别笑啊,我可不是在夸你,师公轻轻拍拍她的头,就像她总是拍天虹的手法一样,符文虽然比之传统的符箓要简单很多,但像你这么纯靠摸索的效率和效果都实在太差了。
符道更接近于知识而不是技能,而知识,最重要的就是相互交流学习。拘泥于自己的成果就只不过是在固步自封而已。你应该再早点来找我的。
师公教训得是,弟子着相了。吴伦赶忙认错。
不过也是,习武之人嘛,总喜欢敝帚自珍,也可以理解。说着,师公从一墙高的书架上摸索着抽出一本厚厚的大书,砸在桌上。吴伦定睛看去,封面上用遒劲有力的行书写着五个大字aashaash《符文学初探》。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aashaash吴桐著,谨以此文纪念爱徒杨梅。
梧桐,本名司空桐,正是师公的名字。
这,这是您写的?
啊,你说这个呀,这里的书都是我写的啊。不过是些研究记录和随笔而已,没资格进入藏书阁,就只能堆在这里。这本《初探》是去年研究的总结,主要内容就是这个符文之术,应该对你很有帮助。
吴伦已经在飞速地阅读起来。与某些自欺欺人的速读手段不同,吴伦作为天生的解读者,完全可以做到一目十页,同时过目不忘。甚至她的一些残念已经有意无意地引导着灵识去扫描身边书架上摆着的那一本本书籍。虽说是个人笔记,但对于门吴伦这种门外汉(妹?)来说就是所谓的秘典。完全闭合的书阅读起来有些困难,不过这些也不是吴伦有意去读的,多少留下些许印象就已经受益良多了。
读完了,吴伦把书还回已经目瞪口呆的师公手上,很有启发性,但我的问题并不在这方面
读完了?你确定?
瞧您说的,弟子是来求助的,怎么可能随口自吹,吴伦也反应到,御灵师的手段对于外人来说的确可能难以理解,御灵之道的小应用罢了,虽然不知道外人能不能学会,但如果师公感兴趣,弟子自当倾囊相交流学习,嗯,交流学习。
交流学习很顺利。
这让吴伦十分困惑。虽然灵识并非依靠兽魂才能掌握,但天赋类型明明是针对兽魂属性的分类,可是师公却非常容易地学会了解读者的种种能力。
等等,如今吴伦自己不也已经没有兽魂了吗?可是他解读者的能力却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真是个难解之谜。不过这种事情在现在并不重要,可以适当延后,至少在晋级二品之后再考虑也不迟。
迅速解决了速读的问题之后,两人的研究又回到了符文上面。
流,的确是一个难以处理的能力,师公在书桌前写写画画,将自由的流动束缚在静止的纸上,这个思路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