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白鹿与婴儿(2 / 2)

齐于天 知了个了 2412 字 2020-10-03

小孩吐了吐舌头。

在袁家大宅院外面的大街上,能看到一些怀里抱着那襁褓孩儿的夫妇从大街的各个方向向着袁府聚集过来。

相对于街上,袁府内更是热闹非凡,里面的所有的仆人都在忙碌,他们不仅要忙着照顾自家的老爷们,还要忙着照顾那些其他家族的大人物,作为城主府的下人,虽然比其他家族的下人的地位高那么一点点,但是对于那些真正的宣城的大人物来说,他们的地位就小的可怜。

今天虽然比平日辛苦很多,但是对于他们的心里还是很高心的,毕竟这个月的俸禄比其他月高了不止一倍,所以这个月他们每次看到自家主母抱着小公子出来的时候,看着这个小公子总有种越看越喜欢的感觉。

假如问他们对于以后他们最希望的事是什么,他们可能会说希望主母再生个小公主。

忙碌的袁云天在书房看着今天需要准备的东西,在他身后是一位女子,女子怀里抱着个小婴儿,婴儿看着自家母亲,咯咯笑着,小手对着天上乱抓。

“老爷,赵家家主,马家家主,李家家主到了。”

门外有下人打断了袁云天的思绪。

“知道了,下去吧。”

袁云天眼里的光慢慢的散去。

“夫人,我去招待其他三家的家主了,待到午时白鹿醒来你带他出来参加祈福典礼。”

“嗯,知道了。”女人逗着怀里的孩子,头也未抬的说到。

袁云天出了房间往东而去,不一会儿就走到了一栋豪华楼阁面前,放眼望去整栋楼阁都是用那白玉石建造,昂贵的白玉石发着淡淡的白光,在晚上即使大厅里不加那荧光石也亮如白昼。

走进大厅,抬眼望去,大厅的正前面的上首位置空着一把紫檀木雕刻的大椅,不用说那肯定是给袁家家主坐的,大椅的两边分别有一把椅子,此时已经坐着了人,看去分别坐着袁云海和另一位男子,此人乃是袁云天的三弟,常年不在家。

下面大厅的两边摆满了椅子,此时也坐满了四五十人,这些能进袁家大厅的都是宣城的那些大人物,而此时这些人中大部分人的目光都看向大厅左边那第一排椅子的前面四个人,同时在下面小声的议论。

一位方脸汉子小心的说到:“没想到连十方楼的楼主枯木先生都来了”

还未等他说完,他旁边的一位客人用一种比他还震惊的语气小声的问道:“真的是那位不受任何势力管辖的十方楼的枯木先生吗?”

“对,就是枯木先生,有一次我经过十方楼,在外面侥幸看到过他一眼,我不会认错的,坐在左边第一位的那位老人和那次所见的人是一模一样的,都是那样的气势。而那坐在第二位的是那赵家家主,第三的是李家家主,第四的是那马家的家主。这些人曾经我都有幸见到过。”

此时走进大厅的袁云天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第一个位置的枯木先生,忙忙上去欠身行礼道:“枯木先生能参加小儿的满月酒,小子感到受宠若惊。”

“知道了知道了,繁琐礼节就免了,免得浪费时间,我是带弟子来参加祈福典礼的,不是喝你儿的满月酒的,你袁家还不足让我来这里。”

袁云天略显尴尬,老人无后人,这祈福典礼恰巧赶上自家孩子的满月酒,袁云天便以为这老人乃是来参加自家孩子的满月酒的。

“恭喜先生收得佳徒,能被先生看上的徒弟想必是非常的不凡,必是那天上的龙凤之资。”大殿里所有人同时贺到,气势十足。

听到枯木先生收徒,袁云天的心里非常的吃惊,他的徒弟必然是那万中无一的天才。

等等,他说他是为了他的徒弟才来到的袁家,那这样的话他的徒弟只会还未满一周岁呀,想到这个,袁云天的心里更加的吃惊了,但是他的脸上未有任何表情显露出来,淡淡的问道:“不知先生爱徒是哪家子弟?”

未等枯木先开口说话,坐在左边第四个位置的马家家主已经开口说到:“袁兄,枯木先生所收的小徒正是我那刚出生的小女,小女运气好在刚出生时恰巧遇到先生从那里经过,侥幸被先生收下。”

听到这位马家家主说到,在大厅里的人除了他自己和枯木先生不惊讶,其他所有人的心里就像一滴冷水滴到了那滚烫的油锅里,惊起了千层涟漪。

特别是那赵家家主和李家家主。

两家的心里更多的是羡慕不已:为什么我们家的子弟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哎,以后又得听这孙子炫耀了。

四家家主本来就是从小到大的四位玩伴,关系极好。

“不要多想什么,我那徒弟就是你袁家所有人加起来也不如她的一只手指头金贵,快快开始祈福典礼,我还要赶着去种我的灵药呢。”

“是,依先生所言。”还未走到自己座位上的袁云天转身对大厅里的宾客说道:“各位走吧,祈福典礼这就开始。”

袁云天有些不舒服,这老人总是一副人上人的模样,但是这也没啥办法。

在几年前宣城都是只有四大家族的,可是某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个老头子,找上了他这位宣城的城主,并且对他说道:“我看这宣城山清水秀,我要一块地盘准备在这里久住,越大越好。”

然而还未等袁云天答复,那位神秘老人又说道:“放心,不会白白要你的地盘的,从此以后只要你宣城的人找齐了灵药,我都会为你们炼制你们所需的所有丹药。”

话听到此处,袁云天的心里对于这位老人所有的抵触全消失不见了,剩下的就是高兴,满脑子都是老人所说的是所有丹药。

炼丹啊,这在整个宣城都是没有的,光光炼丹所需要的异火,宣城就无人拥有,诺大的宣城还未有一人突破到照骨境。

那位老人他所说的是只要有灵药就可以为宣城的人炼丹,对于四大家族来说,别的不多就是灵药多,只要这位可以给自己炼丹,那以后就不用去求那些商号了。

后来在袁云天和其他三家的商量下,所有的家族都愿意把中央城区划分出一块来给这位老人,结果后来没多少天,那中央城区就平地建起了一座高楼,名叫无量楼。

在老人无数次炼丹后,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后来这个秘密变为了宣城的一个传说,无量楼有个老人能练任何丹药,但却很少有人能看到那位老人。

丹药不同于其他的资源,对于宣城的四大家族来说,钱他们很多,灵药他们的库存也数不胜数。

可是他们不会炼丹,别说炼丹,就是炼丹所需的丹方他们都没有,空有钱财。

城里其他的商号控制着丹药的输出,价格都高的离谱,对于适合自己使用的丹药,宣城人和四大家族的人去那些商号买往往都被要正常价格的双倍。

饶是宣城人很富裕,但是丹药也变为了奢侈品,不能当做五香瓜子一样来嗑。

对于宣城的大户人家来说,这是自己不能接受的地方,他们感觉不把丹药用来嗑瓜子一样嗑的话,自己的身家与财富没有得到别人的承认,就连自己也不想承认自己是宣城的有钱人,因为自己竟然吃不起丹药,所以他们对于怎么炼丹,怎么搞到丹方显得很迫切,但是无数年过去了,他们却还是连宣城都不敢出去。

丹方与丹药永远都掌握在那些大陆商号的手里,宣城的人也很纳闷为什么自己从小就生存的地方为什么没有厉害的老祖宗活下来,就算老祖宗没有活下来,为什么老祖宗连功法,武技,丹典,炼器典籍都没有传下来。

在有记忆开始所听到的传说中都没有老祖宗的传说,老人们听更老的老人们说宣城人的祖宗一直都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但是宣城的老祖宗们生活在这里都是一些低级的修炼者,只是后来有无数的修炼者知道了宣城这个特殊的地方,可以谋取暴利并且面对百万大山还是整片大陆最安全的地方,但是他们也知道了在宣城必须是宣城人说了算,谁也不可以干预。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不信这个传说的人以身试法,最后都祸及宗门,祸及家族,并且大陆的至强者在无数次吃亏之后都承认了宣城这座面积堪比一个国家或一个宗门的存在。

但是里面的宣城人的修为却是惨不忍睹,没有自己的传承,没有自己的功法,能修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练血境圆满,宣城的人连照骨的路都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