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被放到了庙屋,唐大刀给押车的伙计们添了热水又结清钱款,客客气气把人送出门,往回走的时候恰好撞上老葛:“东家在不?”
老葛依旧是老好人的样子笑呵呵,这些日子他们总共打造了五台新式耕具,明天再忙活一天,数量就够大家用了!
“东家这几日可忙呢,没空过来!”
“忙?”唐大刀一般和大家把一袋袋麦子往里搬,一边好奇:“忙什么呢?”
老葛搭着手:“看那群小孩念书呢!”
唐大刀新奇。
顾家都是认字的,他知道顾昶年纪虽小,但以前在城里也是有启蒙老师的。搬到东村后,虽没有了正式先生,但顾母也每天教他读书写字,功课一日都没有落下。他家那傻小子占了便宜,跟着顾昶也念起了书。每每想到这,唐大刀做梦都要笑醒!
怎么现在,小孩变成了群?
说起这个,阮恬恬是痛并快乐着的。
原本因着简体繁体的差异,她很少插手顾昶的学习。偶然看两眼,发现四岁小孩都已经读《三字经》《千字文》后,阮恬恬更是深深震惊。对此,她还特意问了一直看管昶儿的母娘,母娘则垂着头表示,这些读书进度都是昶儿大哥定下的……
阮恬恬咋舌,想到顾云神童之名,心有戚戚不敢多说。
自己四岁在干嘛?字能认全吗?
然而不知道大家有什么误会,各个都觉得她熟读诗书,李春花甚至亲自压着她唯一的儿子到了村头小院,请阮恬恬收留李德柱!
阮恬恬目瞪口呆,憋了半天没好意思说出来,她对于古代书籍的熟悉程度,估计还没有顾昶多……
面对李春花的泫然若泣,阮恬恬实在没好意思拒绝。好在李德柱是个给力的同志,混到七八岁字都没认全,虽然断断续续上着私塾,可那水平和唐宝是一样的!
阮恬恬回房喝了杯茶冷静,心想她兜得住,便把李德柱留了下来。
留下来后又一想,既然一个学也是学,两个学也是学,不如流民里面合适的小孩也送来,就当做个伴。
她其实也想给流民们扫扫盲,不过现在田里太忙,挪不开手,心想先在小朋友们身上试验一下也好。
甚至因为这事,她和尬了几天的想容总算破了冰。
此时,阮恬恬便兴致勃勃端着饭篮,压低声音兴奋叫道:“读书人!!”
顾云翻书,斜斜看她一眼,阮恬恬嘿嘿嘿傻笑,猛夸:“你怎么这么厉害啊!”
教书是个大事,阮恬恬根本没有思路,她一开始酸顾云,没想到顾云真的给她写出了一本“教材”。
常用字由简到难,配合音律规律,特别适合启蒙!
阮恬恬放下了今天的饭,看着穿青衫的顾云,越看越顺眼。
“快吃快吃,特意给你做的!”
篮子里是阮恬恬特意做的肉夹馍和凉皮,她发现这种大启没有的吃食会特别讨想容开心。
顾云拿了筷子,阮恬恬捧着脸看他片刻,听到外面有人叫她,匆匆站起来:“我去忙了!晚上见!”
她风一样跑出去,顾云吃了一口“凉皮”,眼里带了丝眷恋。
如果可以,真想和她天天见。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连顾云自己都被吓了跳。他摇摇头,又去咬“肉夹馍”,满口汁水渗出,香得人恨不得连舌头也吃进去。
前院,五六个小孩摇头晃脑围在顾母旁,唐宝和顾昶则疯疯的在外面喊着,阮恬恬走出去一看,眼睛立马亮了。
“唐大哥!”
唐大刀瞅到了前院的样子,忍俊不禁:“是顾老夫人在教?”
阮恬恬嘿嘿笑:“我们轮班!”
顾母看孩子有心得,等阮恬恬管服了这帮小孩之后,就顺手拉上了自家母娘。
唐大刀卸着自己身上的东西,将一个袋子递给阮恬恬,看到屋里的李德柱,惊道:“这小子也来了?管得住?”
阮恬恬顺手接过唐大刀给的东西,没来得急看,光记得先带人去吃饭,边走边说:“罗二不是在呢么?有他在,小崽子们可听话了!”
李德柱本来是个刺头,在村里也欺负过罗二。然而罗二在云中城的武力让阮恬恬有了灵感,拿糖哄着傻子随随便便给小崽子们露了一手,李德柱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回家甚至给他娘端了洗脚水!
唐大刀听后忍俊不禁,阮恬恬也顺手打开了小袋子,看到里面的东西后,她路都顾不上走,拿出里面金灿灿的东西瞪大眼睛仔细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