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内,杨念查看了一下香炉里点燃的烟草,还问了问挂在周围的香囊里的浓浓香气,还特意仔细查验了送来的喜果喜茶,确认无误后道:这里吃的用的,都很安全,没有任何会影响新娘子的药物在里头。嬷嬷您可放心了。
易嬷嬷安心地笑道:这就好,老奴就可以回去跟娘娘复命了。
坐在床沿,摘下红头巾的柳儿笑道:嬷嬷,我都说过了,白夫人打点很妥当的,不会有事。
话虽如此,可若老奴不亲自来确认一趟,皇后娘娘怎会安心呢?易嬷嬷一转过身来,顿时吓了一跳,慌忙走过去给她重新戴上红头巾:哎,你这孩子真是的,这红头巾怎能随随便便自己放下来呢?快戴上!
站在柳儿身边的陪嫁丫鬟彩云掩嘴偷笑:嬷嬷真是忒紧张的,这儿都是自己人,而且新郎都还没进来,没关系啦。
易嬷嬷责备道:什么叫没关系!这可是意头!你这丫头懂什么!若不照做,会影响新婚夫妻的关系的!
杨念笑道:看来你们都对柳儿姑娘这趟出嫁是分外的关心哦。
这是当然的!跟着来的柳内侍也笑呵呵道:柳儿可是咱们中宫第一位出嫁的姑娘,更是今年头等的大喜事,当然要办得漂漂亮亮才是嘛!
这么看来,华城那位王妃也没你们这么贴心咯。
易嬷嬷奇怪道:杨姑娘,你这话怎讲?
虽然她是尽力按照习俗给新娘子备了厚厚的嫁妆,可是呀,一些礼数上的细节,她就做不到点子上来了。这也难怪,毕竟不是大夏人,很多都不懂。
可老奴瞧着王妃是个稳妥的人,应该不至于都不懂吧
她要是懂,就不会让一些不相干的人搭着新娘子出嫁的花船来这儿了!而且还用那么卑鄙的手段来要挟自己来为她卖命,杨念一想起这个就来气了,
柳儿苦笑道:其实都是顺道,一同上路,无伤大雅。而且大伙在这一路上不也有说有笑,欢欢喜喜的,挺热闹的嘛。
想必这王妃就是看中柳儿姑娘和白公子好说话才这么做的。她是不是就这么擅长利用别人的弱点呢?就像当初利用自己弱点一样。在杨念心中,小鹄就是个可恶的女人。
易嬷嬷和柳内侍面面相觑了一下,觉得她是话中有话,而且对王妃充满了敌意,若让她再说下去,可能彼此都不愉快,等会来闹新房的人见着就失礼了。
易嬷嬷很自然地拉住杨念的手臂,挤出个笑脸道:时候也不早了,就让新娘子歇歇吧,咱们先出去吧,彩云也出来一下,我有几句要交代你的
杨姑娘,柳儿喊了出来:请留步,我有话想跟你说一会。
没办法了,易嬷嬷只好带着其他人出去了。
出去后,柳内侍细声问道:这个杨念,该不会就是那个杨念吧?
易嬷嬷皱着眉头道:想来就是她了。唉我也不知这个王妃娘娘怎么想的,把人送来这儿,还嫌咱这儿不够乱吗?唉她进宫后还真不知会出什么事呢。真是个多事之秋呀。
柳内侍淡定道:有啥好愁的,我瞧着那位王妃也不是轻率之人,没有胜算也不会找这姓杨的姑娘来。她若真想闹什么出格的事来,皇后娘娘才不会放过轻易放过她呢。你呢,先别忧心这个了,还是先去看看你儿子吧。
易嬷嬷又惊又喜:哟,他来了?
柳内侍笑眯眯道:方才拜堂的时候,我就瞧见他悄无声息地一个人坐在偏僻的角落里吃着酒呢。
那我去看看他,那易嬷嬷把彩云拉过来:这丫头就交给你了,她以后可是要伺候柳儿的,不能像从前那样傻乎乎的!
彩云嘟起小嘴道:哎哟嬷嬷,在王府的时候大家都夸我聪明伶俐的,怎会傻乎乎呢,出嫁前王妃娘娘也叮嘱过奴婢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了,人家懂的
易嬷嬷点着她的额头道:若你懂,刚刚在里头就不会不顾规矩,自个偷吃喜糖呢!从前你可也是我精挑细选到王府伺候的人,怎不见一年就成这百没规没矩了!
才不是偷吃呢,柳儿姑娘允我的更重要是,在王府时候,王妃也时不时就会朝他们嘴里塞糖果,她都随意惯了,根本不觉得自己是不规矩。当初知道要当陪嫁的时候,她还挺高兴的,因为回来皇都,她就能再继续吃到这里最出名的桂花糖了。之前白夜华给柳儿送来那么多的桂花糖,她都感到幸福死了。
你还顶嘴!易嬷嬷没好气地对柳内侍道:你好好教教她吧,否则让白家人觉得咱们宫里教出的人都是这么失礼就不好了。
行了,你快去吧!
看着易嬷嬷走出去后,彩云细声问:柳公公,怎么易嬷嬷有儿子的吗?我怎不知道?
柳内侍把手中的拂尘在她脸上撩了撩,淡笑道:你还管人家的闲事,先顾好你自个吧!如今你柳儿姑娘可是你的主子,不仅直呼姑娘名讳,还偷吃顶嘴,你这丫头,看来是要重新教你规矩了。跟我来吧!
公公!!别这样了!彩云无奈之下,只好哭丧着脸跟着他去了,心道:这回肯定又要被他打手心了,当初以为出宫后没见着柳公公就解脱了,没想到来白家的第一天就要受这种罪唉,真是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