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诗意背后:回府(1 / 2)

凰兮凰兮 被遗忘的喵 1970 字 2020-10-01

看完渡口的热闹后,余大妈就匆匆走向王府,身后跟着一个打扮朴素的姑娘。

来到王府后门,余大妈走进去后却见那姑娘踟蹰不前,扭扭捏捏的不敢抬步,便问:春月,你怎么了?快进来呀。

春月有点战战兢兢道:余大妈,不如算了,我我还是走吧

余大妈走过去,拉住她:都来到门口了,怎么突然就说要走呢?来之前不是咱们说好了吗?柳儿姑娘大婚在即,王府上下忙得不可开交,玉嫂的厨房不够人手,王爷允她从外头请人来帮忙,我才带你过来的。我试过你做的菜是不错的,来打个下手刚刚好。反正布坊的活你又做不来。

春月来了华城后,承蒙狗子的关照,能住在余大妈那里。这段日子里,余大妈尝试过给她找了几份糊口的活,可是,她对布坊的活一窍不通,对粗重的活儿又完全做不来,想让她去丁家当丫鬟吧,可丁家现在仍为贾氏的事烦心,没闲功夫去管请人的事。最后,余大妈就提议让她来帮玉嫂煮饭。

为此,春月挣扎了许久。虽然丽儿之前给了她点盘缠,是能熬一两个月,可一直这么在余大妈这里白吃白喝下去也不是很好,而且她现在没了户籍书,恐怕以后也找不到好人家去嫁了,看来,要找一份工作才是长远之计。在华城这个地方,确实也只有在王府谋差事才最稳妥,可是

春月面有难色道:可是我怕

有什么好怕!余大妈以为她怕工钱太少了,便笑道:虽说只是个临活,可玉嫂说过工钱也比外头一个月的长工要多,王府出手向来都是很阔绰的。

不我不是担心工钱只是春月欲言又止道:只是我想乐道长应该也跟您说过我的事

没哦,余大妈想了一会应道:我那男人一辈子就这样,与他无关的他从不挂嘴上。不过,你的事倒是玉嫂跟我稍稍提过一下,说你以前是在王府当过差的,后来被王爷送回给贵妃那边

春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止这些的看来余大妈还不知道自己之前为贵妃在王府当细作的事,犹豫好一会才道:其实我曾经曾经出卖过

得了得了!就算春月不说,余大妈也能猜到了,她还不清楚戚家人吗?既然春月当初是伺候过戚贵妃,不用想也知道她之前听从姓戚的吩咐做了许多违心的事吧。

余大妈搭着她那纤细的肩膀,笑道:你也说是曾经,那就是过去的事了。何必挂在心上呢?老天爷之所以让咱们的眼睛长在前面,就是要人往前看。我来之前也给玉嫂探过口风,她说府上的都是善忘的人,他们不会记得那么多的!

说是这么说可是我春月始终担心,王府的下人或许真没那么好记性,但是王爷和王妃绝对能一眼认出自己来,到时候肯定会要自己卷铺盖走人的,特别是王妃。当初自己还骗她不识字而过去西厢那边浑水摸鱼,王妃那么聪明肯定一早就知道了。女人都是最记仇的,若现在回去,恐怕春月打了个寒颤:现在王府是王妃娘娘当的家,我怕王妃她记恨我做过细作的事。谁也容不得半点背叛,尤其女人余大妈,我看我还是找别的活吧,王府是容不下我的了。

傻孩子!余大妈拉住她:方才咱们在渡口办货的时候不也瞧见了吗?王妃连那个挟持自己的杀人犯都说可以放过,可见娘娘是个心胸宽广,极为大度的人。所以,就算她知道你在王府当临差也绝不会为难你的。

在渡口的那一幕,春月躲在人群处确实是看到了,当时她还有点难以置信,王妃居然对一个杀人犯这么宽厚,更为他说情,要求知府给他翻案。她明知这是不合法的,可还是要这么逆着来,看着是真的是很仁慈,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觉得有点蛮横霸道。

春月没法理解这个王妃到底是怎样的人,但是她是真不敢留在这些皇室贵族身边伺候了。在领教过戚贵妃这样的主子后,她可不想再来第二回了。

不不不!我还是不过不了自己那关

她摇着头,甩开余大妈的手转身就要走,一下没注意撞到什么人身上了。

对对不起春月摸了摸被撞疼的鼻梁,不断道歉,不经意抬起头来,与眼前的男人凌厉的目光对上了,心里顿时一惊:是是李总管

余大妈拉住春月,笑着道:李总管,这时辰您不是应该在布坊忙着吗?怎一下回来了?

听说娘娘回来了,我就赶回府来禀报布坊的事。

一听到李总管那沉稳而冷淡的声音,春月不自觉地哆嗦了一下,其实王府里,除了王爷和王妃,她最怕就是这个李总管了,因为他不仅生得一脸凶相,说话声音也令人心寒。

春月怕她认得自己,故意把头垂下。

余大妈有点紧张问道:难道是关于布坊那些要走的人?

是的。李总管微微点了个头,然后略略打量了春月,并没说话。

余大妈很不忿地道:真要跟娘娘好好说说这事才行。要不是有娘娘亲授这独特的织布技法,而且还帮咱们拉下了白家的生意来,咱们都要饿死了。现在倒好,这帮吃里扒外的东西,居然趁娘娘不在的空档,与外头的人谈了私活,人家给的工钱比这高一倍,他们马上就想要跑了!真是见利忘义!这回一定要娘娘好好训他们一顿才行!

春月在这里住的这段日子了,也是听了不少布坊的事,倒是知道她口中所谓的外头人是谁,那正是两个月前从南方绿邑来做生意的一个商贩,他碰巧经过布坊,见到这里的人手艺很不错,便私下约了几个织娘出来商谈,之后整个布坊的人就时不时三五成群在窃窃私语,都在说要不要过去南方谋生的事。

像余大妈这样从陆城来的难民好不容易在华城安了家,落了根,压根不会想要跳槽,对王爷王妃是誓死效忠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铁粉了。不过,有一部分的织娘是华城的原居民,有的就会想在华城干了一辈子也就只赚那么点钱,倒不如去南方闯一下,起码工钱比这里多,很自然心里就蠢蠢欲动起来,于是就在近日,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姐妹一起来跟李总管提出不干了。

李总管也只是个管事,决定权还是在王妃手里,所以他也只能等王妃回来。不过之前王妃回来后又小产了,一直没机会说。好不容易等到她精神好了,可又突然跑去了青州。无奈之下,李总管只好等了,不过布坊的那帮女人急死了,天天催他,问他王妃啥时候能回来,搞的他都十分烦躁,所以今日听说王妃已经回来,他就先回来禀报了。

李总管看了看春月,问:余大妈,这姑娘是

余大妈介绍道:王府不是要办喜事了吗?玉嫂说厨房忙不过来,我就带这丫头来帮忙咯。

李总管眉心抽动了一下:做菜好吃?

春月把头垂得低低的,不敢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