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清晓于门开寿宴(八)(1 / 2)

凰兮凰兮 被遗忘的喵 2024 字 2020-10-01

小鹄只一脸不屑地笑道:王大人,本王妃哪里在诗中有提过咱们的天子?哪里有涉及侮辱皇帝的话?

顿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时,倒是皇上开口了,一字一句都叫人听着心寒:寡人倒是想听听王妃说说,那诗到底是何意?

小鹄不卑不亢地道:回陛下,这只不过是当时臣媳与华城的一位私塾的老夫子在讨论百姓的九流之说而随口做出来的。臣媳以为,民以食为天,所以,对百姓来说,粮食自然比天大。若吃不饱,没钱过活,让百姓的日子如何过下去。当温饱解决后,百姓自然会考虑其他的问题。最后当然也会包括求神拜佛。诗中最后的七帝八仙九天尊说的便是天上的玉帝仙人神尊了。而这诗本就是关于百姓的九流之说,皇上乃天子,天之子,当然不可能归入九流之内,乃九流之外的金贵之人。一般百姓又怎会把皇上与九流同为一说呢?恐怕只有内心污秽,别有用心之人才会把皇上与九流之人想到一块吧!又或者这么说,你们是觉得皇上是九流之人?

戚太师冷冷道:王妃真是巧言令色,明明是侮辱我朝天子的话也能被你颠倒成个大义凛然的。

小鹄对着太师振振有词道:戚太师,您这是哪里的话?你可把这九流诗放到民间瞧瞧,看他们也会马上想到这是对天子大不敬之语吗?抑或是戚太师与王大人心里希望这是辱骂天子的诗呢?

此话一出,王泓吓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陛下,不是的不是的!臣无此意!

戚太师完全没想到一下子被将了军,忙躬身垂头道:老臣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从来无分毫的不敬之意!

而其他一直默默坐着的官员都庆幸自己方才没对此发过一言。

太子暗自喊幸运:多亏方才有太子妃拉住自己,否则他也会成为炮灰。

小鹄继续道:陛下,百姓乃直率的人,平日的交谈以及看事情,都是直来直去,并不像朝堂百官那般要深思熟虑,百般考量。而臣媳从羌国来到大夏,一直接触的都是百姓的生活习惯,作这九流诗时也只从百姓的角度出发,并无过多斟酌个中里面的言辞是否恰当。若有冒犯,请陛下恕罪。

说着,她便跪下请罪。

皇上面容放宽松了,而且嘴角还带点笑意,然后甩了甩手:罢了,就一首九流诗,无伤大雅。全部起身吧!

谢皇上!

小鹄这下才松了口气:又过了一关。

真够邪门的!戚贵妃勉强挤出个笑脸:王妃还真是处处为百姓着想啊!做个诗也能想到百姓的苦处,还收留那么多难民

她本想把话题扯回到难民一事上的,她可没忘这王妃还没准确交代粮食的来源问题。

可她这一说,倒引起另一个问题来了。

见眼前形势都倒向王妃一边,闵太傅也站了起来,趁机问道:陛下,老臣一直听着都觉着奇怪,如今国泰民安,边境也无战事,何来的难民呢?又为何唯独华城涌入那么多的难民呢?又或者是,太师想说的非难民,而是灾民呢?确实芜洲一带适逢大旱,良田实收颇是严重。老臣向是不是闹了旱灾呢?可朝廷又没接到那边的闹灾奏折,这恐怕

素来,闵太傅与戚太师是针锋相对的死敌,而难民一事绝对是跟戚家脱不了干系。眼下闵太傅正好借王妃来给戚太师重重一击。此时不来还等何时?

而皇上也有同样的疑问:寡人也是听不懂,王妃,你是否可以解释一番?

小鹄倒是明白闵太傅的用意,不过也没关系,若能让姓戚的稍稍安静些,她也不怕说出来:灾,乃天之所为;难,乃人之恶行所致。而这两年天公不美,没甘露下来,陆城和华城确实闹了个旱,农地失收。至于说为何朝廷不知此事,这就真是耐人寻味了。而华城的难民都是从陆城跑来的。那为何华城百姓还能勉强吃上饭,而陆城百姓却闹了个饥荒,饿死的饿死,卖妻儿的卖妻儿,最后无家可归去了华城?原因就是,华城再不济,还能有丁家这么个大商户给大部分老百姓提供了养家的活计,可陆城不一样,农地失收,没有其他生计,又被人压榨,迫害,不死的就只能选择走,另谋生路。

好!正合心意!闵太傅想着乘胜追击,问:请问王妃,陆城为何会无生路?

这个可要问陆城人了。不管怎么说,陆城百姓也是在人为下遭了难,迫于无奈才流落到华城来,所以他们才自称自己为难民。

闵太傅皱了皱眉头:故意不指名道姓!这王妃还挺懂进退的!

戚贵妃晓得他俩的这番对话相当不妙,可能一下子就把她们老家都搬出来的。于是她又忙跟父亲使了眼色。

戚太师心里也是很明白的,趁闵太傅说出敏感问题前,他要先扯开话题,只能用最恨的一招了,本是要让王泓开口的,可那个没胆的东西已经吓得退到边上。

没办法了,戚太师只好自己出马了:老臣今日也算是见识了王妃的大仁大义,难怪深得华城百姓的爱戴!连市井混混都能与王妃交好呢!

这下倒是秀王插了口,问道:什么市井混混?王妃与个混混有什么关系?

这时戚太师狠狠地给王泓递了个眼色,大概意思是:已经给你开了头,后面的你给我去圆了!否则以后别跟我混了!

今日一回回被这个王妃的反击,王泓已经觉得今天不是出师的好日子,正确来说应该是倒霉的日子,本想谨慎为宜,直接鸣金收兵。但戚太师与戚贵妃却还想继续进攻,他也只好从命了,吞了吞口水,硬着头皮来道:秀王这问题问得很好!臣也趁此为在座说所我在华城听到的一桩骇人之事。那时臣听那当地百姓说,王妃人缘甚好,城内百姓都喜欢她。似乎王妃是与一名叫痞子的市井混混关系特别好,好到毫无男女之嫌,尊卑之别,还经常旁若无人地在大街上同席吃茶吃饭,聊得也是甚欢,诸如此类的,简直就是

王泓说道这里就自行打住,然后再加了个摇头,真是演得绘声绘色。小鹄想这人不仅能当编剧,去当个演员也是卓卓有余。

随即,戚贵妃的戏份又来了:哎呀,王妃怎这么不知廉耻,做出如此失德之是呢?虽知你是个外头生的庶出公主,咱们大夏也无嫌弃你这般的出身,依然接你当尊贵的皇室媳妇。可你也要循规蹈矩才是,怎在外头这样勾搭男人?出嫁前,你那边的嬷嬷没教过你妇德妇容吧?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