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谈合作(1 / 2)

秋末。

陆昭医馆的生意终于好了起来,谁也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到四和堂看病就医买药。

这样陆昭一下子忙了起来,因为病人越来越多,医馆的药顿时变得紧缺,他不得不紧急跟城里的药坊联系。

但药坊产出的量远远达不到医馆的需求,无奈之下,他只能前往各个药店,与这些药店商议合作之事。

苏州城最大的药店名叫百草堂,也不知到底打了谁的旗号,竟敢取这么嚣张的名字,但就生意状况来看,倒也经得起这个名字。

百草堂的掌柜姓宋名衡,乃是苏州城著名药草商,西至西域,南至云南都有他的关系,全国各地的药草源源不断的供应过来。

听说他在两广和四川还各有几处私人药田,产量之大,恐怕不在京城和虚堂之下。

宋衡听闻陆昭要与他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当即眉头一皱,显然有些不乐意。

若是与医馆合作,那我们的药供给医馆,药价必然下跌,数量却不见得上涨,对我百草堂,实在没什么好处。

陆神医当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吧?

百姓到医馆看病,然后拿着医馆开的方子到药店抓药,中间没有手续费,更无差价,药店开多少钱,百姓就得付多少钱,可不见得哪个治病买药还要讨价还价的。

而一旦药店与医馆合作,药店直接向药店供应药草,到时候价格上肯定要下跌,毕竟医馆对药草的珍稀程度了如指掌,哪种药草价格高昂,哪种药草常见价格低廉,这些,坐馆的医者不可能不知道。

如此一来,药店还想没有任何中间商赚差价的赚钱,当然再也不能。

而在数量上呢?

医馆有多少病人,药店卖多少药,这和药店直接供应给医馆并没有什么分别,毕竟病人数量是谁也无法控制的。

站在商人的角度上来看,药店似乎并没有与医馆合作的理由。

陆昭闻声,当即点头。

这个道理,他不可能不懂。

但,请掌柜的细想。

如今我四和堂在苏州已然有些名气,而小子陆昭虽并非神医,但就行医治病这一块而言,也算不落他人,而且小子尚且年轻,未来还有大把机会扩张我的医馆。

不止是苏州,未来在杭州,扬州,福州,广州,甚至是南京,北京都很有可能有我四和堂的招牌。

掌柜与我四和堂合作,赚的可不止是苏州的钱,而是大明全国各地的钱。

这一点,掌柜的也该当明白吧?

陆昭并未就自己的医术做其他任何解释,他只是强调了一下自己还很年轻。

这其实已然够了。

而今陆昭不过十五六岁,却已然能够在这偌大的苏州城里独自经营一间医馆而且生意火爆,年少有为四个字挂在他身上,那是丝毫不为过。

长此以往下去,四和堂的招牌不单单只挂在苏州,未来发展的途径还有很多,神医系统也不会只让他在苏州这个地方安稳度日。

所以与陆昭合作,看重的不应是眼前的利益,而是未来的巨大利益。

作为一个药商,宋衡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他仍旧不是很愿意答应。

官府有言在先,不能与你合作。

原来,徐世年虽对百姓解除了禁制,但却又在城中的各个药店里做了手脚,明言禁制他们与四和堂合作。

官商虽是一家,但那也要分人。

宋衡这些年没少往知府他们送银子,这才让百草堂的生意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