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冰捕鱼,在这个时代还是第一回,可是在前世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可是寒冬的一大盛事。
数九寒天,北方凛冽刺骨的寒风,令多少人望而却步!按说,辛勤劳作一年的北大荒人也该坐上热炕头,围着火盆“猫冬”啦。然而,在前世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上,头戴皮帽、身穿皮裤的赫哲人却还在冰河上凿冰捕鱼。
素以渔猎生产为主的赫哲民族,很早以前就有穿冰捕鱼的超人本领。早年是将江面上凿穿一个面盆大的冰眼,然后垂下鱼钩静等“愿者”咬钩。之后,又发明了“咕咚阿”、“铃铛网”,渔人在设网的上游打“咕略耙”,驱赶鱼群入网,鱼群触网牵动铃响,即可起网收鱼。
口处接近大气温度要低于下部的水温。
“冰面的承受能力有限,加之冰面上又很滑,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掉入冰窟窿中。特别是到时冰面被砸成这样,其承重能力也大打折扣,这么多人在冰上行走,如果冰面发生碎裂,后果将不堪设想。你们要堪查好,自身安全最重要!”
沈欣然一边与他们细细说明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他们都是有经验的渔民,一听便一目举三。接下来就是这经验丰富的渔民事了。
其他的也帮不上忙,在一边等候便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凿冰捕鱼最怕的便是失算,稳定,冰层不够厚,会支撑不了人,冰一旦大面积崩塌,那必是九死一生的经。所以每人身上都系到粗绳,作为安生带,也是他们仅有的安全措施。
“公子,这太冷了,要不咱到车边休息。”徳公公哆嗦说。
这寒风凛冽,公子身子骨怎么受得了。
德公公的话,得到一致响应,这都半个时辰过去了,只见一群人这响那响。净不生事。这样想,便有人这样说了。气氛一度压力尴尬。
“不懂不是你的错,可不懂又无知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沈欣然不满怼他,不给机会他反驳。又对阿泫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懂行的看门道,不懂行的总站着说话不腰痛。”
她最讨厌这些人,啥都不懂,还自视甚高,舌头大也不怕歪嘴。
“想呆就闭嘴,不想呆也没人留。”阿泫也很生气。显然刚才说的一通他们都没听进去。对他们更加不耐烦。
众人呐呐不敢再作声,心里对沈欣然越发看不起,觉得她夜郎自大。耐何形势逼人罢了。
他们如何心高气傲作想,不说也能猜出一二,只是无相关人员,何必与他们傲气。一刻后,远方终于传来欢呼声。
沈欣然心一喜,其他人心一哆嗦。不知喜与悲,总觉得打脸来得那么快,如龙卷风,率不可防。
“小姐,捕到了大约二百左右。”风铃飞速过来。
“工具带上,下鱼。”沈欣然因为在冰上经常行走。如在平地。后面那些养尊处优的权臣就惨了。冷冽的寒风吹着他们麻木僵硬,四肢无力,在冰面行走,摔过七混八倒。滑稽及了。
沈欣然对着他们嗤笑,头也不回过去接手下鱼,渔民们拉渔网上来,又转辗地方继续。有了第一回收获,众人更是心有成竹。一改之前的忐忑拒丧。
长时间没有收获,他们心里也不好受。没有收获就代表无功而返。远方的亲明好友就没有粮食度日。他们可是肩负找粮食的重担,不说,不代表不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