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承乾宫里出来,夜晚的凉风一吹,原本昏昏欲睡的脑袋顿时清醒了几分。
张皇后来时已经吩咐刘若愚准备好的御辇,朱由检正要走向御辇,目光偶然扫到旁边的一名武士。
这名武士二十出头,正在意气风发的年纪,身材瘦削,五官长得颇秀美,若不是眉宇间有股子英气。
朱由检肯定这名武士他从未见过,却又感觉好像见过,他走到武士身边,叫什么名字?
武士单膝跪下,回殿下,臣叫袁玉麒。
你爹是袁崇焕?!
正是。
第几天当差了?
两日。
朱由检点点头,拍拍他肩膀,好好干,宫廷卫士虽然每天就是站站,但升迁机会也更多了。
启禀陛下,臣想去边军杀洋鬼子。
你爹知道么?
知道,但他不让我去。
哦。朱由检若有所思,转身走下阶梯,袁玉麒赶紧喊道:陛下,我
朱由检没理他,径自走下玉阶坐上御辇去乾清宫休息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要朱由检处理的事太多了,就算只是离开短短两日,内阁就批了几百份折子,朱由检总是忍不住的要去看。
对于酷爱工作的他来说,他要不在北京也就罢了,要是在他总是惦记着朝堂政务。
大明帝国是他倾注毕生精力的事业,他一天不看就心痒难耐。
一边是对政务的痴迷,一边是对儿子和牵挂,朱由检索性把朱和浔接到自己身边,自己亲自带他。
朱由检清楚以他现在的状态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本本的看,所以他选择抽查来看,一边看一边对朱和浔循循善诱。
可爱的朱和浔看着御案边堆积着像山一样高的奏折,不解的问:祖父,你每天都要看这么多东西?
这还算少的。
朱由检放下手里的折子,苦笑着孙子说:祖父以前看的比这可多多了,现在老了不行了。
祖父才不老呢。朱和浔奶声奶气的说着。
朱由检哈哈一笑,你爹教你说的吧。
朱和浔一点头,嗯。
就知道是这样。
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快步走上殿来,启禀陛下,锦衣卫白指挥使殿外求见。
让他进来。
是。
很快白翎健步走上殿来,白翎的年纪比朱由检还大,但看着比朱由检的精气神可旺盛多了。
他刚一上殿便抱拳道:臣白翎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看着他道:免礼,最近京中可太平?
回避一下,不怎么太平,陛下,你的那些亲戚听说太子殿下病倒了,私下里他们弹冠相庆,互相勾连。
朱由检微微一笑,这不算什么,他们要是不相互勾连,朕才觉得奇怪呢。
继续盯着他们,京中各部官员有什么异样?
回陛下,他们的反应还算正常,只是有些忧虑,私下里的走动频繁了些。
朱由检嗤嗤一笑,低头对朱和浔道:浔儿你要记住,为君之道,在于控制,而不在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