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懿安娘娘的生父啊。小太监轻轻提醒道。
朱由检眼前一亮,原来是岳父大人,请到文泰殿稍候,朕等会等朕换上衣服,朕跟你一起去。
小太监有些不知所措,陛下这礼节太重了吧,他只是个伯爵,还不是世袭的,哪值得您亲自迎接。
别说现在已经把事办了,就是以前没办咱都得去迎接,前边带路。
哦,是。小太监其实并不明白。
太康伯张国纪,开封人氏,四十上下,此人是父凭女贵的典型人物,只有秀才功名的他几乎不可能涉足京师朝堂。
天启元年,其女张嫣选中贵人,她才被选为中军都督府同知,后被封太康伯。
魏忠贤与客印月忌恨张皇后的时候,他也被设计谋陷,放归故乡,一直到朱由检即位,才赦免加在张国纪身上的所有罪行。
作为一个伯爵张国纪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唯一要说就是生了个好女儿。
宫门之外,张国纪仰头等着进去通禀的太监回来,他仰着头,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他虽然没什么本事,可他有好女儿。
女儿被立为皇后的时候他家门槛都快被拜访的达官显贵踩平了,天启皇帝薨了之后,家门才冷清下来,一个过了气的皇后已经不能给张国纪带来什么荣光了。
可所有人做梦都没想到,这个过了气的皇后把新任皇帝迷得神魂颠倒,张国纪再次成为河南地界的风云人物,别说地方官了,就是见到开国功臣之后的世袭罔替的大公爵他都挺直腰板。
我女儿是皇后,谁敢惹我?
脚步声由远及近的响起,张国纪抬眼一看,先前去通禀的小太监带着一个穿着白衣的年轻男子回来了,看到白衣男子的装束心里不免有所轻视。
时间紧急,朱由检随便挑了身白衣穿上,腰间用布带系着,一头长发随便用发箍箍着,虽然简单原始,却也戴发冠舒服多了,简单的束发方式和清秀的长相配着一身白衣,有种出尘之感。
皇帝也不是随时随地都穿龙袍的,龙袍只会在出席正式场合时穿上龙袍,更多时间皇帝穿什么都随意,明太祖朱元璋平日里更是穿着普通汉子的衣服批折子,比如朱由检大多数时候都穿一身赤龙纹章袍。
朱由检笑着迎了上去:国丈大人,咱可早就想着您了。
张国纪瞪眼瞅着眼前的白衣男子,有些不太相信道:你是?陛下?!
朱由检摆摆手,叫陛下那不外了么,都一家人了,叫德约(朱由检字)就行,您要觉得不顺嘴叫贤婿也行。
一家人张国纪愣了下,想起民间传言顿时反应过来,明白,贤婿!
国丈大人这边请,咱到文泰殿说话。
朱由检拉着张国纪的手,带他走进宫内,熟络道:国丈大人,您怎么也不打个招呼就来了,您提前吱应一声,咱就派人接您去了。
aa您aa的敬语和示好的态度让张国纪极为受用,俩人跟相识多见的朋友似的,手拉着手,哪用那么麻烦,贤婿有这份心就够了,我这次来主要是看看我那不成器的女儿,她在陛下身边肯定没给陛下添麻烦。
想起嫂子不久前带给他美妙感受,朱由检发自内心的笑了,哪里,皇嫂对朕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