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主却图汗带着嘲讽的笑倒在自己王妃面前,看着曾经无数次被自己蹂躏的雪白躯体,瞳孔逐渐暗淡。
确认却图汗死亡后,凯瑟琳穿上衣服,今晚还有很多事等她做。
半个时辰后和硕特大营内燃起火光,20里外的额哲营地发现情况不对赶过来时整个营地已经被烈火吞噬,到处都是四散奔逃的和硕特人。
凯瑟琳在处理完却图汗的势力后,带着他的右翼大将来向明军投诚,瞿式耜听着凯瑟琳的叙说,心里对这个罗刹国娘们佩服不已,一个被掳来的女人能做到这么一切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姑娘,如你所言和硕特人现在失去头领,我大军趁势进兵就能取胜?一个师长疑惑道。
当然可以,我想很多和硕特人会投奔额哲麾下,额哲我对他了解不多,他可能会成为你们的障碍。
知道了。
瞿式耜一点头:兹体事大,我需跟众将商量定夺,姑娘你先下去休息,如果你说的都属实,我会派人送你去京师,吾皇自会对你封赏。
凯瑟琳微微颔首,希望将军您早作决定,青海高层的权利空白不会持续太久。
我知道。
送走凯瑟琳后,25师师长唐杰道:大人这娘们可信么?
七八成。
瞿式耜搓着手,话没问题,和硕特部应该真发生内乱了,但她一个弱女子真能凭借一己之力掀起和硕特的内乱么?
唐杰哈哈笑道:那还用怀疑?一个有点姿色的娘们只要舍得,有什么事办不成的。
这倒也是。瞿式耜一点头,让弟兄们做好准备,我大军不动则矣,动则如长蛇吐信,将青海收为帝国版图的一部分。
遵命!
京师,紫禁城。
朱由检拿着一本奏折在章台踱步,最终坐到榻上提笔批复,东南又爆发海啸,祸及百姓数万,不少商船被大浪打翻,损失货物无数。
海啸过后,还有巨鲸搁浅,几个衙役好奇凑过去看被炸伤,这件事很快传开,当地百姓以为是上天对帝国的警示,人心惶惶。
这种片段朱由检看都不看,自己凑到死掉的鲸鱼身边那是找死,他关心的还是各省要支用多少银子,多少粟米。
上一年的税收留存地方后,各省用钱粮只需要给京师写个明细就好,几个省把奏折上把赈灾所用的钱粮项目写的非常清楚,跟以前一样赈灾钱粮用没用到正地方还是得御史和锦衣卫去查。
在折子上写了个敕字后放到一边,一名小太监垂首进来禀报:启禀陛下,锦衣卫白指挥使求见。
宣。
是。小太监退下没多久,身披蟒袍玉带的白翎走上殿来,纳头便拜:臣白翎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朱由检把狼毫放到砚台上抬头看他:卿此来何为啊?
白翎将一本书籍举过头顶,这是锦衣卫办案时发现的,陛下您应该看看。
拿来。
刘若愚接过书籍,奉送到朱由检跟前,蓝底封面上用黑字写着《无挂小计》四字,署名本伟先生,这个署名朱由检听都没听过。
他仔细翻看着,上面是这个无挂先生的人记载的一些顺天府的事,前边几篇都是牢骚话,精彩的都在后边。
牢骚变成了对朝政的讽刺,比如其中一段:崇祯四年春,帝举兵数十万征北,帝居广宁卫不动,调动民夫百万供给,顺天府至广宁卫,官道两侧尸骨成堆,百姓累死无数。
再往后翻:大军远征,瘟疫横行,炎炎夏日,一营兵马病倒一半,帝不退。
后边还有:帝急归,入慈宁宫,殿门紧闭,叔嫂行丑,贻笑万古。
朱由检看不下去了,眉宇间闪烁着戾气:这怎么回事?
白翎抱拳道:启禀陛下,最近几个月来锦衣卫办案常发现此类书籍,起先臣没在意,以为是几个儒生写下来发发牢骚,依法严办就是了。
最近一段时间这类书籍开始变多,仔细盘查发现很多儒生都在自己书中诽谤圣上,歪曲事实,臣不敢独断,请陛下圣断。
烧了去。朱由检把本伟先生的大作丢给刘若愚,连连冷笑道:朕给他们脸了。
接过书的刘若愚不禁打了个寒蝉,天子这么笑又有人要倒霉了。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春秋时百家争鸣的时代就已经过去了,儒生们掌控了帝国话语权,哪个皇帝好,哪个皇帝坏,全凭儒生们那张嘴和笔杆子决定。
建立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秦始皇,开科取士、修隋朝大运河的隋炀帝,以及让汉人免遭灭绝的冉闵大帝,都被儒生们的笔杆子描绘成无道暴君。
儒生们的影响力从汉朝一直持续到满清灭亡,之前朱由检没注意过这个问题,白翎这本书让他意识到帝国安定的局面下还有儒生捣乱。
儒家权利在大明王朝空前之大,他们的影响力已经足以篡改历史,从某种角度上说,儒家已经成为一个不挂名的宗教。
道教还不能左右皇帝的意见,儒家早就可以了。
儒生们对外摆出一副圣贤的姿态,对国内百姓则变本加厉的盘剥压榨,来满足他们的自己利益,对他们而言能满足他们的利益才是他们笔下的好皇帝。
比如永乐帝之后的仁宗、宣宗两朝,被文人吹成仁宣之治的两个帝王,他们只是让永乐帝时期的底子不要流逝的那么快。
实际上他们除了养肥了一群吸血的蚂蝗,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