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赵率教在王承恩的引领下走到朱由检身后,俯首拜道:老臣拜见陛下。
此时朱由检脸色平静,转过身来后脸上堆起热情洋溢的笑容,双手将其扶起:老爱卿不必多礼,来人看座。
谢陛下!
四名小太监抬进一张重达百斤的坐榻上来,赵率教落座后,朝坐到御案后的朱由检道:陛下,老臣回家仔细反思过了,征讨满清为国之大计,老臣那晚一时糊涂,冲撞了陛下,还望陛下宽恕。
朱由检笑了笑,话不能那么说,老大人也是一心为国家考虑,您说的很对,战端一开,生灵涂炭,但朕向你保证朕此战绝不是徒耗民力,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朕要彻底铲除那北疆大患,满清灭亡后帝国有足够的时间对付鞑靼。。
赵率教略略躬身,吾皇圣明。
既然老大人理解朕的意思,那即日起老大人即刻官复原职,重新入尚书台处理公务,承恩马上草诏。
遵旨。王承恩坐到边上,摊开一卷明黄色诏书,提笔撰写圣旨。
对了老爱卿你看看这个。
朱由检抬手让刘若愚把一本折子送到赵率教手里,这是徽州知府廖定邦的折子,上边说徽商头领胡泰一低价把蒸汽拖拉机租借给当地百姓使用,徽州百姓无不称赞其善。
赵率教看完后,点头道:商人不一味逐利,而能为国为民,陛下该当予以褒奖。
朕也有此意,朕打算亲自赐他一块匾,就写aa天下徽商aa四字,老大人以为如何?
看着天子脸上的浅笑和虚心询问自己意见的样子,赵率教心里感到一阵惭愧,赶忙把头低下,陛下圣明。
那就这么定了,朕等会就给他写,老大人你看这本奏折。
又一本奏折送到赵率教手里,他一边看朱由检一边说道:日南布政使尤宪说,日南郡稻谷可一年三熟,今年缴纳的粮食可以一省之地养三省之民。
请朝廷在南方各省都种上这种高产稻谷,陈邦彦也建议朕在南方推广高产稻谷,在北方种植大豆、玉米、番薯等耐寒作物,要不了几年帝国粮食产量就会激增,帝国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诚如是,则大明甚幸,百姓甚幸。看着尤宪在奏折上的一字一句,赵率教捧着奏折的手都在颤抖。
陛下并不是一味挥兵征战,而是真正为了帝国考虑,相比之下他的目光太狭隘了。
看着陛下年轻秀气的模样,赵率教感觉自己不能自私的只为自己利益,而出卖陛下的利益。
天子是大明中兴之君,只有他能带领大明走向辉煌,若是他不在了,那朱常询能像陛下做的这么好?
天子没撤藩之前,民间就有aa集天下财帛以养福王aa的传言,大明要落到这么他手里,只怕等待大明的就是分崩离析,盗贼蜂起的局面。
个人的得失荣誉与这国家利益相比,都显的微不足道。
赵率教铿然起身,撩起衣摆跪在天子面前,陛下,臣有
刚说几个字就被朱由检打断,朕听说老大人宅邸尚不到一亩,家中夫人还要不时缝补衣裳来穿,朕这心里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