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带头耕作(1 / 2)

我在明末当皇帝 爻乂 1012 字 2020-09-29

听完天子的要求,孙元化一脸为难的道:陛下,这个月要如此多的迫击炮与炮弹有何用处啊?曹文诏将军的第二军团已经出征了啊。

这你不用管,尽管制造便是,这个月你们火炮组也全部参与制作,不管做出多少月底统一送到威海交给第一军团。

臣这就去办。见天子兖州透着的坚决,孙元化只得应下。

火炮组的匠人于国有功,每人赏银百两,锦十匹,孙卿你朕额外赏银二百。

孙元化等几名匠人拜谢道:臣等谢陛下赏赐。

你们应得的。朱由检微微一笑,深邃的目光望向远处天边,军事方面的布置他已经布置完毕,具体的事就要看各位统兵将领如何行事了。

他现在的重心就要放在工农业上,坐等九月的到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北京城内似乎被一种沉重的氛围所笼罩,第二军团的出征让百姓们感到不安,尤其是最近有传言说第二军团是到北方与建奴作战,更是让这种不安进一步的发酵。

自土木堡之战后明军作战就是胜少败多,偶尔有胜仗传来也都是杀了几十、一百的胡虏。

尤其是面对后金,两年前的宁远大捷是明军首次打败建奴,而且还只是守城战,建奴无法攻陷宁远城主动撤的军。

谁都相信当朝天子是大明中兴之君,但中兴之君不一定能打胜仗,一旦战事失利京师粮食就会涨价,不少人家开始囤积粮食和开始节俭用食。

而朱由检虽然知道京师这种情况,却并没有加以阻拦,国库所积攒的粮食足够今年所用,而到了明年国内也不缺粮食了。

在朱由检记忆里的土豆、番薯、地瓜这些农作物在崇祯朝就已经有了,就比如耐寒的土豆在河北等地已经有了不小的种植范围,番薯也在广东沿海地区有不小的种植面积。

有这些农作物加上艾薇莉雅从欧洲带来的各种农作物,明年大明就算无法积存太多粮食,也绝不会出现粮食危机。

北京城外的一片田地里,两千多名亲军营的卫士在田地周围把守,这片田本来是城里一个大户的,那大户家里正乱着呢,地也撂荒了,现在被朱由检强行征用,来跟百官演一出戏。

田里,朱由检光着膀子用锄头刨地,在他身边是满朝的公卿大臣,所有50岁以下都在田里刨地松土或是浇水施肥,50岁以上的则是站在一边看。

朱由检咬牙在刨土,他的动作很生疏,百官们也是如此,半天才能刨出一个坑。

火辣的日头下,不少人干了一会就累得叫苦不迭,全身汗如雨下,倒是一些之前被破格提拔起来的寒门士子顶着太阳,干的颇为很是顺手。。

朱由检挖好了一个坑,身边的贾华就将白菜种子放在土壤中小心埋好,再浇一些水。

朱由检拄着锄头扫视着周围耕作的臣子,他这么做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耕种这片田,而是让百官知道他对粮食的看重,并向他们转达明年朝廷的重心会放在粮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