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意自然欢迎,不过荀谌这样玩以后再见袁绍,袁绍不杀他难泄心头之恨。
她把求救信转交给荀彧,荀谌这个倒戈派也很实在,先是讲了袁绍的计划安排,然后夸刘意,说他觉得刘意是个明主,和袁绍一战定能胜出。接着再哭,说他在袁绍麾下遭受种种冷遇,到今日性命不保。
这哪是奉为上宾的贤才,跟阶下囚还差不多。
荀谌他表示自己万分
后悔,当初不应该反抗刘意。就该和沮授他们一样,傻傻往坑里跳。
荀彧看完带了个期望的小眼神望向刘意,把刘意逗得不行,她非常善解人意,“友若有才,又是文若兄长,于公于私哪有不救之理。只是文若啊,今日家兄投怀送抱,文若不表示些?”
荀彧反问刘意,“长公主打算重用家兄?”
不可能。刘意避开荀彧的视线。虽然说举贤不避亲,可邺城和渤海就家门口的距离,荀谌跑过来着实尴尬。况且刘意也不觉得荀谌会待下去。
她现在其实和过去差不多,前途未卜。虽然麹义对此战信心十足,但他人不知。她还要去长安以卵击石,荀家有个荀彧被拉上贼船就算了,再拉一个荀谌就不行了。
一赔赔两不划算。
即便刘意不说,荀谌也会主动提出离去。与其让荀谌到处乱跑,不如指条明路。
“我想带他去见一位故友。”
…
荀谌这事没几个人知道,除了他们那么荀别驾看起来更忙以外,刘意看起来没变化。
就是赵云跑了勤些。
他被刘意任命了偷人这项任务,前头麹义要领兵大杀四方,赵云鬼鬼祟祟的。尤其这一战对赵云他们说意义重大,赵云接下任务后有点跳脚。
“火器的第一次实战,还有马镫。”
赵云瞪着刘意,非要刘意拿出一个理由。刘意得知后很是好笑,“火器还有第二场第三场,有什么可惜的。你当日单枪从韩馥手中救下我,今日剑走偏锋,深入敌后救人,我觉得非你莫属。”
这话夸的赵云舒服了,他嘴上不饶人,说刘意不懂男人的浪漫,“这不一样。”
虽然惋惜无缘亲眼目睹火器制敌,荀谌这事他还是接下了。
不同于在麹义手下听命,荀谌的事刘意给了赵云很大自由度,怎么救,如何救,救到了要怎么撤退。这些以往赵云只需听麹义安排的事,如今全要赵云一人规划。
头一次单独行动,赵云心底还是有些激动的。他不敢怠慢,亲自跑去找那位家仆,问了渤海不少事。拿着地图和钟林讨论方案。
比起刚出茅庐的赵云,钟林这种野路子出身的游侠法子不少。教了不少偷鸡摸狗之术,最后到刘意面前时
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完成。
刘意笑道,“不是和我保证,是向荀别驾保证,别驾思念兄长,你们可要将人平安送来。”
赵云自然一口应下,拍着胸脯向荀彧保证。待几人离了营寨,刘意翻身上马,看着荀彧上了马车,忽然发问,“文若这几日忧心忡忡,可别说文若在思念兄长。”
荀彧站在马车上向刘意回礼,闭口不谈,“非也,只是长公主即将赶赴长安,彧担忧长公主。”
荀彧说完动了动食指,轻声问,“彧能否与长公主同行?”
荀彧说出这话后就后悔了,有个荀谌了,他本就不用同行。今日失言……荀彧还未多想,刘意便说,“刘公虽有声望,但论办事待人,还是文若处理妥当。”
“况且。”刘意失笑,“只有文若留在后方,我才能安心。”
言多必失,荀彧垂眸不再多言,不再多问,和刘意一道回城。进城后刘意带上阿史要暂回住处,荀彧独自驱车赶往府邸。
他脑中是刘意那句安心,只有文若留在后方,我才能安心。
“别驾。”
荀彧回过神来,刘备立于他身边,关切道,“我观别驾心事重重,可是有心事?”
刘备意有所指,荀彧回望案牍上的公文,他已经摊开许久了。
荀彧神色赧然,“我……”
刘备好心道,“并无他意,只是别驾。思忧过重,对身体不好,做事也不妥。”
两人交情不深,刘备不指望荀彧会向他吐露心声,只是和荀彧讲起自己的经历。
“不瞒别驾,我与云长翼德为兄弟,即便亲密无间,然人无完人,平日相处还是有摩擦,口角之争更是常有。”
刘备说完笑起来,“别驾是否好奇,我三人为何还能兄弟同心?”
荀彧点头,“确实好奇。”
刘备语重心长道,“无他,唯交心而。要是有什么看不过去的,别闷在心里,讲出来一起解决。都是兄弟,哪来的隔夜仇。”
荀彧终归是听进去了,他向刘备行礼,“今日听君一席话,豁然开朗。请受彧一拜。”
刘备连忙扶住,“使不得使不得。实不相瞒,我即将任州牧之位,虽有长公主命名,但心中不安。别驾若是出了意外,那我怎么办?”
说完两人笑出声,刘备再拜,“日后还需别驾指教。”
…
和袁绍的战役定在河间国的交河附近,实际上这个时候开战对两方都不利。说白了什么精兵,老弱残兵,本质都是农民,农民伯伯春天很忙的。
你让他们去打仗,今年的收成怎么办?
除去要赶着种田,骑兵也有麻烦。
一般动物,秋季养膘,冬天就靠着这一身肥肉过日子,到了春季这肥肉差不多就没了。
马在这个季节饿的皮包骨头,骑兵本身靠马作战,马匹质量的下滑,直接削减了大半战斗力。
此外还有雨水问题,春季多雨水。没有水泥路的下场就是泥巴地里打滚,别说辎重车,人都不一定能过去。
回头战场冲锋,对面人还没冲过来,你先摔个狗吃屎。
干嘛呀!
所以刘意和袁绍吵崩后,袁绍不是立刻召集兵马,喊兄弟们跟我冲。而是和部下商量。
今天下雨了哎,咱们就不打了。
今天又下雨,这不行啊。
一连下了半个月的雨,袁绍原先那点不满磨成不耐烦,开始骂贼老天不长眼。
这段时间公孙瓒也赶不来,人还在路上,到了还得修整。至少这会刘意喊打架,公孙瓒没法应战。
袁绍也清楚季节的特殊性,没想着和刘意打持久战。邺城粮草充足,袁绍眼馋很久了。相比之下袁绍虽然兵多,但没粮。开春后没粮,袁绍很多士兵饿的到处找扒树叶吃,不然领着一队人马,跑到郡县里,挨家挨户喊,老乡开门啊,我们不拿一针一线。
孙子兵法对此做过解释,因粮于敌。说是用敌人的粮食养活自己的兵。除去半道劫粮,剩下就是抢当地百姓的。
不要觉得袁绍无耻,实际上这个时代大部分军队都是如此。不然怎么会有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说法。公孙瓒骁勇善战,手下也经常去劫掠百姓。因而和爱民的刘虞有了隔阂。
没吃的士兵是要造反的,出发之前袁绍告知士兵,渤海去年收成不好,咱们吃的没多少,但是邺城有很多粮,拿下邺城咱们吃喝不愁。
这种实质上的物质奖励非常对士兵的胃口。军队士气高涨,雄赳赳开往交河。由于物资问题,袁绍打算速战速决,
他不比刘意,拖久了根本拖不起。
他几乎把大半兵力都投了进来,当探子回报了袁绍的兵马,刘意喜不自胜,对麹义是一通马屁,“将军果然料事如神。”
麹义绷着张脸,他性情孤傲,不是什么大大咧咧的人,加之身负功名,不怎么和旁人打交道。饶是这样,每每刘意夸他时,麹义还是忍不住笑出声。
没有什么比上司的马屁来的更舒服。
他比划墙上的地图,荀谌的家仆回去后又给刘意报了数次信。不出所料,这次袁绍没有带荀谌玩,大约是怕荀谌报信。直接把人留在了后方。如此一来渤海后方守卫薄弱,赵云完全可以救走荀谌。不仅如此,薄弱的后方还给了麹义新的灵感。
“赵云何在?”
“属下在!”
“你带上几桶火油,救出荀谌后,再见机行事。”
赵云眼神发亮,“属下明白。”
至于什么两军阵前大将交手,拼个你死我活,有,但是很少。
叫骂两句鼓舞士气是有可能。打起来的可能性不大,打赢了固然好,还能趁机会砍下敌方大将的头,那敢情好。这战都不用打了,没了大将的军队跟无头苍蝇一样,任由揉搓。
要是来玩阴的,你跑来喊单挑,对方放冷箭怎么办。
什么骂我无耻,我还骂你脑残呢。
但也有的情况是出来喊单挑,对方拒绝了。
当年项羽喊刘邦出来单挑,刘邦就拒了。
这怎么单挑,根本单挑不过!
刘意趁这个机会狠抓军事功课,听荀彧老师讲故事。
“春秋时期,军队以战车为主,战车稀少,只有武将能登车,因而武将单挑对决,输赢决定成败。”
发展到现在战车已经不行了。战车巨大而笨重,在战场上很容易成为活靶子,弓箭,弩|箭,那是一射一个准。
刘意偷偷瞄了关羽一眼,问荀彧,“那单挑便是匹夫之勇?”
她记得关羽赵云单挑都很厉害,现在荀彧一说,全瞎扯?
边上全是武将,刘意和荀彧,一个女人,一个文人,讨论武将种种愚行,跟太岁头上动土差不多。
荀彧干咳几声,身后是关羽等人炽热的视线。大有你再瞎说老子揍死你的气势。
“倒也不全是。”荀彧据实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