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曼坚持陪着大家到大部分人完成作业,这时悠悠和陈铭君也完成了一圈当地民风的捕捉回来,悠悠见大哥哥大姐姐们变少许多,才放开自己扑向左曼。
“妈妈,你今天忙完了?”
“还没有,但是差不多了,你们刚才去了哪里。”左曼坐下,把悠悠揽入怀中。
悠悠捧着相机给她看自己刚才拍的照片,用自己从爸爸那听来的讲解,复述给左曼听。
这是他们之间常做的小游戏和交流,左曼一直用这种方式锻炼悠悠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会耐心地听悠悠用不熟练的母语夹杂着英文句子和单词表达。
说完一轮,悠悠开始看这边画架上的画,歪着头看向左曼:“我也想画。”
左曼立刻找学生借了一张纸和笔交给悠悠,问他需不需要画板,悠悠发愁。
“曼曼,我碰不到画板。”
他个子太小,画架也不能调整到适合他的高度,陈铭君把他从凳子抱起:“来,站在凳子上。”
悠悠听话的照做。
陈铭君再把画板向上调整了一点,高度正正好。
“站着画,把你想到的看到的,画出来吧。”
“嗯!”
陈铭君接过相机,看小家伙拿起笔就投入到了绘画中,非常满意。
要的就是这种专注度,他一早就发现悠悠的聪明有一层原因是专注。
无论是表演还是学摄影还是绘画,悠悠的专注度大约相当于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成熟一些,懂得道理一些,明白该做的作业要完成,他是把兴趣与专注结合在一起去学习的。
一个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出众呢?
黄世礼刚才被学生叫走,写生地只留了赵学兵一个老师在,他对左曼和陈铭君都不熟悉,没什么客套的意思。
陈铭君对此比较满意,他也不想多说什么话,不用对着人演戏当然最好。
悠悠画着自己想画的,陈铭君一直注意他的笔触,很快明白他想画什么,笑了笑过去握住他的手。
“你现在画人还太早,不过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你想画的画面。”
“嗯……可以只画一个圈圈吗?”
“也不是不行。”
陈铭君说,“你是画的作者,笔在你的手上,你想画什么都可以。”
陈铭君手把手带他画了一个细长的椭圆,稍微打了点阴影。
“你把这样的形状当成人,还想画房子和路是不是,路可以这样尝试,也可以这样……”
父子俩亲密无间地交流着画画的技法,留在这的学生,忍不住被吸引过来,凑近了旁观,不禁看呆了。
这幅画更多地是陈铭君在作,他借着悠悠的手,带他一笔一划感受自己画画时的手法和感觉,悠悠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用心认真体会。
赵学兵老师看了他们一会,问左曼:“你们在一起多少年了?”
左曼尴尬:“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