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消息(1 / 2)

刘榆何其聪明,稍稍一想便知陆墉所言何意了,自实际出发,从第一日起提点便不少,皆是在为他考虑。刘榆面容之上的笑真了不少,道:“陆大人,你之所言我心明了,只如今百姓更为重要些,况且有人已早本王一步递了折子上去,本王倒是不必忙活了。”

陆墉愣住,“王爷所言这何人?”

刘榆温和一笑,“秦王。”

陆墉:“?!”

陆墉实在懵,“这般怎还同秦王殿下扯上干系了?”

待到红薯种送来,秦王来华阳之事便是想瞒也瞒不住了。刘榆索性先言,“陆大人有所不知,秦王一直跟随喻老身旁,如今见着了这大雨,便与本王商议了一番,主动提出……”

当即刘榆便将红薯种一事与陆墉仔细言明,陆墉听的一愣一愣的,半晌未曾反应过来。

——秦王殿下,竟是主动提出解决之法、且为这般事又奔波回了秦地?!

刘榆:“……便是如此了。”

陆墉当了几十年的官,大大小小事也经历了不少,寻常的事早掀不起他心中波澜,可今日前有水稻后有红薯,这……他实在是不能不惊。

“秦王殿下,竟是同喻老一道身处华阳……”

刘榆解释道:“秦王年前方至,又常于桃花村中,陆大人不知实属正常。”

陆墉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汗,只道:“下官罪过,如今也只能待秦王再来之时前去赔罪了。”

刘榆:“……”看来秦王这恶名真的是百官皆知,就连一贯沉着稳重的陆墉都怕了。

刘榆对此也无法,只应了一声后转了话题,待又略有几句后方才起身告辞。

陆墉对刘榆如今很是信任,未有犹豫的便召了人将刘榆所言的插秧种田方法传了下去,下边的人很是茫然,如今这个行当,实在是不敢冒险行这种从未实践过的举措。犹犹豫豫的便是委婉道:“大人,若是不如此,那……”

陆墉魄力还是有的,“照着这般做就是,旁的事……本官担着。”

下边人不敢言了,赶忙的便往下传令。

于是,不过几日整个云城乃至华阳都知晓了这新型的种田插秧法,尤知那能提高两成的收时上上下下都炸了。

“这、这当真能提高两成?”

“真的假的?”

“郡守老爷亲自下的令,咱们也只能如此吧?”

“我听闻,这法子是华阳王告知郡守大人知晓的……”

“华阳王……?!”

“对,我也是听旁人说的,可到底是不是还真不知。”

“仔细想想,杂货铺里边那多未曾见过之物,可不就是华阳王捣鼓出来的?如今再有,我觉得大有可能啊!”

“……”

不知自何处流露出的一句猜测便这般传到了各人耳朵里,因着杂货铺里边各式物件,众人竟是信以为真,愈传愈烈,沸沸扬扬之姿笼罩整个华阳!

待刘榆听着此些言语后:“……”

刘榆略微头疼的问道:“这何人传出的?”

谷雨便道:“奴才也不知,就不知怎的就传了出去,如今整个云城都在谈论此呢。”

刘榆自身未曾做,但他保不准陆墉会不会放消息出去,不过本就是他做的,也不是甚坏事,倒也未曾多纠结于此。

他只是朝谷雨问道:“这些日子外边如何了?”

谷雨立马回神,说起正事,“自王爷那日离开郡守府后陆大人便将这法子传了下去,叫各家各户都按此插秧。起先百姓本是对那两成抱有质疑,不大相信会有如此好事,可后来传出那法子乃王爷您说的,百姓竟就是慢慢的信了,大着胆子也跟着那般种。”

闻言,刘榆不禁有了个念头——莫不是百姓对此太过质疑,陆墉方才将是他提出的消息放了出去吧?

念头只此一瞬儿,刘榆便不再过多关注,只是与谷雨道:“那事自有陆大人操持,倒也不必我们太过忧心。”

谷雨应是。

正说着,陈子渊便请见,待人进来一番行礼后刘榆方才问道:“子渊,何事?”

陈子渊面容之上挂着笑,“先生,家父来了信,说是上回进的货运回去引起了极大轰动,不少商贾都对此蠢蠢欲动,如今想是已出发来了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