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就像那一年燕国的“木兰秋”。太后和毅王爷一再推延,“秋狩”几乎变成了“冬狩”。
离京都二百里地有一块木兰围场,与草原接壤,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千米的皇家猎苑。
那一年,各部的王公贵族,还有各国公使,应邀参加“木兰秋”。五万人同时狩猎,场面颇为宏大,光马匹就动用了五千匹,车舆百乘,护卫骑兵两万人。
在狩猎场中心,军士们搭了御幄,高二十米,宽四十米,高两丈多,上为穹盖,以竹杆撑着,儿皇帝便住在御幄内,段浩然和乔振飞跟在身边伺候。
御幄左右各有一同样大小的圆幄,太后和毅王爷居住。
御幄外用黄结绳围了一个网城,内设连帐275座,为内城,各国公使、军机处,奏事处、兵部、户部的人都住内城,各帐幄外都有旗兵守卫。内城外设连帐550座,为外城,为军士所住。百里连营,旌旗猎猎,场面蔚为壮观。
草原上白茫茫的雪覆盖了大地,守卫大营的将士们全都穿着厚厚的胭脂色长袍,外套黑色马蹄袖短褂,戴凉帽,青色花翎,黑色长靴,配朴刀,寒风将他们长袍的衣角吹起。
乔振飞到木兰围场的第一个晚上,走出御幄,他看了一眼太后和毅王爷的帷帐,发现不对劲:帷帐外旗帜高标,禁卫森严,枪刀密布,守卫几乎比儿皇帝多了一倍。其中七八个兵还手握最新款的步枪,长长的刺刀比一般的短剑还长,锋利无比。
木兰秋的第一日。清晨,围场四周万顷林海云雾镣绕,一轮红日自茫茫林海的东边浮现,山峦树木若隐若现,林海中的温泉冒着热气,遇到冷空气很快凝结成水珠。过了半个时辰,红日喷薄四射,霞光万丈,林中百鸟鸣唱,三五成群的狍、鹿、黄羊不时在草原中奔突掠过。
在御帐中,儿皇帝满面红光,意气风发,他那天特意穿了一件明黄色的圆领缎绣云龙貂皮长袍,挂了紫貂皮里,领和袖边还镶了海龙缘,饰三色平金及石青祥云花卉片金边,脚下一双蓝色漳绒串珠云头靴,厚底高靿尖头,以红珊瑚钉缀装饰,靴头处呈祥云纹。
旌旗在草原的寒风中咧咧直响,参加围猎的军士早就陆续走出了营帐,列队集结在看城附近,开始布围,也就是把野兽围在中间。只见五百多名红旗和白旗的军士骑着高头大马,向两翼跑去,撒开的范围,有三四十里长,然后延伸围拢,缩小包围圈,最后,达到人并肩,马并耳的程度,第一道包围圈设好后。然后再设第二道重围,以防野兽逃脱。
木兰围场的中央,建了一座三四丈高、二十几米长宽的方形看城,专供儿皇帝、太后、毅王爷、各国公使和观看狩猎。
戎卫国打马直奔御营,请儿皇帝和太后驾临看城,检阅完整齐的队伍,回座看城。
坐在鎏金龙椅的儿皇帝早就按耐不住,想在各边疆王公和各国大使面前秀一把。他让桂宝取来御弓和金羽箭,跨马上阵追逐野兽,已经是亲王的毅王爷腰跨白虹刀,骑着高头大马,和扈从的亲军营将士紧紧尾随。
重围之中,儿皇帝对毅王爷说:“皇叔,早闻你武功高强,勇冠三军,今日我们来比试一下箭法如何?”
这话说得让旁人摸不着头脑,换成大白话意思就是:你刀枪不错,我们来比箭吧,这明显是在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