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二顺哈哈大笑,说:“我们找人参他利用对外全权大臣的职务,联合泰西的洋人,背叛燕国就行。为了买军火,他可没少给西洋人好处。对付皇后,我还有一个完美的方法。”
于是,张首辅等人在武德皇帝面前屡进谗言,称萧敏儿与长相俊俏、年轻健壮的燕国侍卫长戎卫国私通。
戎卫国是出身于军人世家,起初在宫中当差。有一次,宫中发生大火,刚好戎卫国当天值班,他率领众侍卫奋力灭火。恰在此时,武德皇帝在远处督察救火情况,他遥望一人身着绛色官袍,不顾个人安危,在火海中不断进出抢险。于是他询问身边御前大臣,这个年轻人是谁。下属告知此人叫戎卫国。
不久,武德皇帝便召见戎卫国,提拔他当了侍卫长。武德皇帝信任他,外出避暑,戎卫国作为侍从跟随护驾,担任神机营翼长,指挥卫队保护皇后和妃子们的安全,他跑前跑后,早晚不离左右,凡是外面送来的食物用具等,他都要亲自检查。
皇后萧敏儿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觉得戎卫国敬业守职,忠实可靠,心中就有了几分好感。但皇后萧敏儿也是处处谨慎小心,她从不与戎卫国公开接触,而是由自己亲信之人安大海作为传递信息的中间人。
内阁大臣张首辅等人希望武德皇帝能够严厉处置皇后萧敏儿与戎卫国暧昧一事,本来法律规定,内阁大臣也是不管皇室的事。但,他们在皇帝耳边谗言不断,武德当时身患重病,不可能对这些谗言无动于衷,他对自己的宠妃与戎卫国间暧昧的传言愤懑不已,下令追查,但最后也没查出什么。
与此同时,皇后萧敏儿还假装对政事不理不问,漠不关心,消除了武德皇帝的疑虑。
内阁大臣张首辅等人见扳不倒皇后萧敏儿,立即转变攻击目标,在皇帝面前极力抨击诋毁毅王爷,说他有叛国行径,利用对外全权大臣的职务,联合洋人,背叛燕国,当然也没什么证据。
七月初五,也就是武德皇帝的五十寿辰,当日,一大早,内阁大臣前来觐见祝贺,皇后萧敏儿并没有参加,她趁此机会秘会了毅王爷。
戎卫国感觉自己被陷害,也站在皇后萧敏儿一边,为皇后萧敏儿的命运而担忧。他不时向皇后萧敏儿打小报告,建议皇后萧敏儿先下手为强,干掉八位内阁大臣,以绝后患。
皇后萧敏儿采纳了戎卫国的意见,立即请毅王爷来行宫商量对策。
毅王爷借为皇帝贺寿来到热河后,却受到内阁大臣张首辅等人的阻拦,别说见皇后萧敏儿,就连宫门都不让他踏进半步。
聪明的戎卫国想了个办法,让毅王爷男扮女装,才混进行宫里见了皇后萧敏儿。
当天的寿辰也是武德皇帝最后一次公开露面,自此之后他的病情与日加重。七月初七,皇后萧敏儿设法派人送了一封密件给毅王爷,告知他帝病危。
七月十六日,内阁大臣进入皇帝寝宫,屏退皇后及众妃,迫使皇帝在拟好的圣谕上签字,罢免毅王爷,禁止皇后萧敏儿干预政事。尽管段氏一族,从未出现过太后干预政事的例子。
此时,毅王爷一直与皇后萧敏儿暗中保持通信。毅王爷等人敦促皇后萧敏儿竭尽所能加速护送先帝梓宫回京都。
此时,一个善于投机的人也率兵赶到了热河,这个人就是兵部侍郎盛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