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与德妃相视而笑。
“纯禧姐姐,你结婚了,一定会有小孩子了。是不是就像叶子长在树上一样那么叶子是长在你身上,还是附马身上风一吹,就把小孩子吹掉了,就生下来了对不对”一个小一点的公主说。
大家都笑了起来。
“难怪皇家的女孩子都这样被附马喜爱,天真、单纯得很”德妃说。
“只有那个端敏,真是让朕头疼。她要是长在鸡蛋里,是一定能把石头给碰碎的。”康熙幽默地说。皇帝不那么严肃,家宴的氛围也很放松。
“纯禧姐姐,你就没有发现我长了很高吗”八阿哥笑着说。
八阿哥性格温和,风度翩翩,没没有受母亲出身的影响。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辛者库出身。而四阿哥胤禛的生母则是德妃乌雅氏,是包衣奴才出身。二者都是宫女出身,但德妃比良妃稍好一点,就在于良妃有个戴罪之身的名分。就算如此,照理来说,胤禛也不会比胤禩好到哪儿去。可架不住胤禛运气好,当时的皇贵妃佟佳氏,没有儿子,见着胤禛可爱,就将胤禛抱到自己宫里抚养。皇贵妃古来就有副后的说法,胤禛被皇贵妃抱养,相当于就有了半个嫡子的身份。更别说长大后,胤禛还得了佟家的支持。这一点就比毫无母家扶持,需得自己挣人脉的胤禩要好的多。
从头脑上来看,胤禩和胤禛可以说都是很聪明的人。胤禩的优势在于他早熟,很小就通晓人情世故,这就使得他在对人对事上,极为圆滑,不容易吃亏。胤禛这个人最突出的优势,大概就在于忍功一流。在太子被废后,众位皇子看见希望,都卯足了劲的,在康熙面前挣表现时,胤禛不心急。在太子起立后,众皇子明争暗斗时,他不着急。在太子再次被废后,大家开始讲争皇位摆在明面上时,他还是不着急。胤禛只在明面上老老实实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私底下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在康熙日益年老时,没有急冲冲的展现自己对皇位的渴望,反而在康熙面前极尽孝道。胤禛的心机在于能忍呢,并且还很会看透时局。而胤禩虽然很会做人,得到了众多王公大臣和皇子的支持,可是他对于皇位的渴望,表现的实在太过明显了。在有人提出重立太子后,八爷党一脉的官员,毫不犹豫的齐齐举荐八阿哥的表现,很快引起康熙的警惕。胤禩不仅没有因此得到,能够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身份,反而失去了圣心。这就使得胤禩,在康熙面前又输胤禛一头。
从康熙帝的喜爱上来看,胤禩很早就获得康熙的宠爱,可是在康熙后期却失去了圣心。而胤禛,从小可以说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好不容易有个皇贵妃关心他,没多久又去世了!所以胤禛能自己健健康康的长那么大,最后还能夺得皇位,是很让人佩服的。胤禩小的时候很聪明,可以说是文武双全,性格又好,所以康熙很喜欢他。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就将他与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一起册为贝勒,是当时年纪最小的封爵者。而胤禛呢,小的时候就不爱说话,康熙虽然对他没什么坏话,可是也不见得有多喜爱。看看胤禛后院,那一溜的汉军旗妻妾就可以知道,早先时候的胤禛有多不受人待见了。这一切的转变,就在于康熙朝后期,胤禩对皇位的表现过于急切。后来还出现了“毙鹰事件”,这被康熙看作是对自己的诅咒,因此格外不待见胤禩。而胤禛在康熙后期,埋头做事,没事儿就去康熙面前尽尽孝道。在表现了自己政治能力的同时,也在强调没有和康熙争皇位的意图。这就很让年老多疑的康熙的喜爱了,所以后来好几次郊祭都让胤禛去的。要知道祭奠这一类的活动,一般都是帝王亲去的。由此可见这个时候的康熙,对胤禛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