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树桃花下,一个竹篮里面躺着一个哭泣的女婴,红药放眼望去,不见四周有大人。正当起疑的时候,她掀开盖在女婴身上的被子,里面写着一封血书。
原来是小女婴的亲生母亲,因多年都生女孩遭遇婆母嫌弃,于是迫不得已之下忍着撕心裂肺的感受将小女婴丢弃在此,万望捡到女婴之人能好好的将她抚育成人。
红药将篮子中的孩子抱起来哄了哄,轻声感叹那女子家的婆母如此愚昧无知。可是四周看不见孩子的母亲,想来是丢弃在这里多时了。
她虽不想与任何人形成羁绊,合该她们有缘,于是便把这孩子抱着离开了桃花林。
她回到了上官修的故乡——玉簪郡,用剩余的积蓄买下一所宅子,安心抚育孩子长大成人。
也许每一份相遇都是这一世里该有的缘分吧,既然是在桃花林里捡到的孩子,于是她将此女婴取名为蓁蓁。
在她年满周岁的时候,红药突然心血来潮,往一屋子放了许多东西,让她随意抓取。
谁料这孩子抓了一块画布和毛笔,红药将她抱到身边亲了又亲道:“以后定是一位女画家无疑了,你放心,有娘亲在,一定会为你请一位了不得的夫子,教你学画。”
上官蓁蓁似乎明白红药所说的一般,竟也学着她方才的模样,在红药的脸上亲了亲。
待到上官蓁蓁五岁之时,红药带着她到了上官修埋骨之地,让她亲自斟了一杯清明酒敬上。
她在心中默默的诉说着这几年之事,告诉他如今有了蓁蓁,浮生过得并不寂寥,反而增添了从前没有过的乐趣。
下山之时,蓁蓁的小手紧紧的牵着红药的手,问道:“娘亲,爹爹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红药想了想,而后笑道:“是一个经纶满腹,学识渊博的人。”
“娘亲,我以后也要和爹爹一样,成为一个满腹经纶,才学渊博的人。”蓁蓁的声音软软糯糯的,听得红药一阵开怀。
红药停下了脚步,蹲下身子将小小的她揽入怀中。她欣慰的抬起头看着天上淡淡的流云,薄蓝的天空,用心告诉上官修,如今的她过得极是幸福。
下山的路上,蓁蓁还会问许许多多关于上官修的问题。因为每提到上官修,红药的脸上总能露出一个与平常时不一样的温柔笑容,这让蓁蓁的好奇心越发的强烈,她也想自己的父亲是如何一个人。
流年便是这样平淡如流水一般在指尖慢慢流逝,这几年她在宅子的前后院种满了许许多多的芍药,每每看见这些春天时便盛开的娇艳花儿,便想起当年,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