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现在女子可以读书,也可在朝为官,但那也是极少数富人家的女子,一般人家的女子连学院门在哪儿都不知。在京城就如此,出了京城不知是什么样呢?”
赵玉筝一下子就get到这位皇后的点儿,忙道:“娘娘仁心,什么都想着百姓民妇愿拿四成利以娘娘的名义建女学,供那些家庭贫困的女子学习谋生。”
皇后故作思考,最终说道:
“办学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你不回去和夫家商量一下。”
“不用商量,外子知道我做这些一定会支持我的。”
俗话说娶妻不贤毁三代。假若这天下的女子都通过学习而知情达理,家宅安宁,男人们才能在外更好的打拼。
赵玉筝想的很清楚,她也知道这位贵妇想要做什么?这个年代孩子三岁前都是有家里妇人教养,甚至十岁前由母亲教养的也很多。假若这个妇人目不识丁,不知道怎么教养,对于孩子来讲这就是个灾难。皇后的侄子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
而且好多女人因为没有出过门,也没有什么技艺傍身,一生的幸福全部寄托在男人身上。她见过太多被家里男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妇人了。她们的酒楼也招了不少这样的妇人。可是对于庞大的团体来讲,这些太微不足道了,如果从根源上能够解决,那是最好不过了。
赵玉筝想都没敢想,眼前的这位有那么远的眼光。她最初以为皇后是个口蜜腹剑的,就是想着拿钱的贵妇人,最初她只打算给她二成利,后面觉得她应该是另有它用,因为她总是会和她讲边疆将士,她以为会拿这笔钱用作养兵,所以拿出来三成,只是没有想到,她竟然要拿这笔钱教育平民女子,所以她后面愿意拿出来四成利出来。
不过她也没有敢把话说太满:“娘娘,您看这东西也是刚开始,估计今年能回本就不错了,我怕……”
“怕什么?你这儿东西好又由本宫在后面给你撑着,不怕卖出去,就算今年不赚钱,日后也是要赚钱的,至于女学,我们不急于这一时。”
赵玉筝也知道办学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她们针对的人群,还有宗旨什么的都要考虑。
赵玉筝出宫后考虑了很多,她知道很多事儿,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来看就是先挣钱,市场她是不怕的,东西她也不怕,至于那四成利就当作是宣传费,而且她也不亏,有皇后这个靠山,一般人还真不敢找她闹事儿。嗯这也是好的。
回去后两口子就这个事儿讨论了很久,焦文杰看她这么认真上心的做一件事儿,知道她真的接受了这个年代,接受了这个家。自然是支持的。
他虽然不像其他人那样,但是多少还是有些大男子主义的,之前穷是没有办法,有点钱后,他真的不想让她再抛头露面,还好她怀孕了,现在又做了女子生意,不管怎么样至少现在不用像之前对着一群糙老爷们了,他不能再强求其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