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2 / 2)

本来非常焦虑的赵玉筝,现在好像和自己和解了,一点儿事儿都没有,两者太极端了,吓得焦文杰还以为她怎么了呢!事实却非如此。

赵玉筝想通了,她好不容易有贵人赏识了,她为什么要畏手畏脚的不敢做什么呢!这个贵人给不了她实际的权力和官职,但是却可以让她在后宅之中打开一个口子啊!

她未来主推护肤品和彩妆。如果天下第一女贵人都总她的东西,那就是她最好的免费宣传啊!还怕以后没有人来吗?

到时候弄些高低中端产品,网进天下妇女的银子绝对不是梦。就是她不可能第一次就要送东西,而且她手上东西还是有辆的,第一次就行了落个好印象吧!为此她更卖力的学习礼仪,什么跪拜之礼也无所谓了,反正她只要最后能赚到钱就行了。

不得不说她很会安慰自己,也没有想到她这次进宫其实就是找了个大股东。

原来这位皇后也算是性情中人,她好多年都困在这座城里,也想去外面看看,可是京城里的贵妇人,顶多到庄子里住两天也没有什么新奇的事儿,喊杨思柳进宫,一方面是在这儿多事之秋,要安抚边疆将士的心。另一方面就是她也想知道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是否像书上写的一样。

杨思柳每次进宫只需要本色出演,不要犯大错就行,反正小事儿会有人护着。刚开始就是讲边城的条件有多艰辛,再讲她是如何在这种地方找乐趣,有一次一不小心透露出她在边城横着走的事儿。吓得她赶紧讲在府城的事儿。讲到她在那儿遇到的人。

这位中宫起初也对她找了个商人有所耳闻,不过也没有太在意,她嫁的越低其实对皇家越好。但是这事儿没有办法放到明面上来说,于是就找人调查了焦家。

此时的交通并不方便,那人只调查到府城,后面又去了村里,知道了焦家的发家史后再没有深入调查就回来复命了。

皇后也就知道了焦家的发家史,对杨思柳所看中的焦家也格外好奇。恰好皇上来她宫里说事儿,二人想法不谋而合。

战乱以后,百废俱兴。可是国库里空空如也。皇帝急的上头,他能想办法敛财但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作为一个皇帝他总不能说他也要插手臣民的生意。

其实朝纲有规定,所有在职官员不准经商,其妻也不可。一般官员的家庭其实并没有那么宽裕。对于儿孙,他们第一选择肯定是和长辈一样选择仕途,但是选择仕途就不能做生意。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小辈儿们都是整个家族的未来和期望。像关家同意他们这代最优秀的儿孙不走仕途。反而走经商之路的少之又少,可以说没有。在众多权贵之家,也就关世杰是个例外。

其他人也不是没有,但是那种特价少,一般都是不受宠的庶子或者实在没有读书天赋的人,但是那种人在生意上也没有什么天赋,大多数是继承家业,好一点儿的话能守成。至于其他皆是由亲戚出面。没有一个是放到明面上了。

皇上曾经见过关世杰一面也觉得他不怎么会经商,早就对这个少年天才有所耳闻,坊间也有他的传闻。大多数都是他如何少年成名,在好多人都以为他要入仕之时,他又如何的放荡自己,最后做了一个商人,还很成功。当然这也和焦家脱不了关系。

内乱以后,国库空虚,作为一个皇帝。他是真的穷,千方百计的想要弄些钱。不然他屁股下的椅子都坐不安稳,所以就想到了关世杰,或者说是焦文杰。

就算是个皇帝他总不能上去就说,朕要跟你们一块做生意吧!他还是要脸的,恰好皇后也提了他们的事儿,就顺理成章的让皇后来请焦家媳进宫,进一步核算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