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急着回原籍的人是想着过段时间就该春耕了,现在官府给他们遣返费还允诺发种子。他们回去整修房屋重新耕种比他们在外流浪要饭强肚子里,而且官府的人也说了叛军兵败如山倒,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受战乱之苦就。
在这些人心里,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他们家里再穷也比寄人篱下强,更何况他们连寄人篱下都不算。
可是蔺阳不回去,蔺老爷子也看清了自己族人什么德性,以前都是让自己孙子吃亏,这一次他不想再委屈自己孙子了,他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自己就跟着他看看这大王朝的疆土,走到哪儿算哪儿,死在哪里埋哪里。
他已经做好和自己孙子一起流浪的准备了,结果后面才知道他哪里都不去,这自然好啊!老家伙一把年纪了实在禁不起这样折腾了。
老人一大把年纪了还跟着自己背井离乡居无定所,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蔺阳心里也不好受。
“祖父你相信我,咱们也就这一段时间,过段时间就稳定下来了,而且我已经找到事儿做了,我这几天去找房子。”
“哪来的银子?”
蔺老心里门清,他们出来带的银子早就花光了,遣返费压根没有几个钱。孙子身上都没有钱。
“祖父钱的事儿你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的。不会饿着冻着你的。”
“这点儿信任我还是有的,你是我带出来的。你的能力我是信的。就是我在乡下住惯了。你在乡下找间房子吧!”
蔺阳知道他爷爷是心疼他,也是为了给他省钱,可是让老爷子一个人住乡下,他是怎么都不愿意的。年龄大了,家里没有一个人,万一有点啥事儿,他后悔都来不及。
他就剩这一个亲人了,实在不想他有任何一点儿意外。尽管老爷子张嘴了,他还是没有答应。他手上还是有点钱的,虽然不多,但是进城后找个地儿赁下还是可以的,而且他也不是不能挣钱,实在不行其他的后面再说。
但是老爷子吃的盐比他吃的饭都多,他这么说是为了省钱不假,可也是从实际情况来考虑的,乡下住,房子便宜不说,柴也能自己捡,菜后面自己种点儿就够吃了,至于粮食回头找人买些就可以了,如果在府城里待着,这些可都是需要钱的。而且现在可以说百废俱兴,可是这会儿人人都没有钱,活儿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还有一点儿他没说,他也有私心,他们爷俩都识文断字,虽然不是什么大家可是给一些孩子做启蒙还是没有问题的,他们也不需要什么钱,那些人家拿点粮食来换让他们熬过这个春天就行了。
但是蔺阳显然不这么想,百废俱兴的时候才是需要人的时候,挑战更大,但是他也不能忽略老爷子的想法,他自己可以孤注一掷,老爷子却不行。
思前想后良久,蔺阳还是不同意老爷子一个人住乡下。爷孙俩谁也劝不了谁,各自犟着。
不过最终还是蔺阳选择了妥协,祖父为了自己背井离乡,这么大年龄的人都想着落叶归根,生怕自己死在异乡做个孤魂野鬼,可是祖父为了自己想都没想回去的事儿,甚至抛去了他作为族长的身份。他实在再没脸要求祖父按照他的想法走。
但是让老爷子一个人住,他实在是不放心。自己一个人在哪儿都可以迁就,老爷子不行。
蔺阳无疑是孝顺的,可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他手上虽然有俩钱,但是他比谁都清楚这点儿钱压根支撑不了多久。
俩人最终是在城外的村寨里租了间房子,就算在这儿也没有那么容易扎根,村人排外,一个村子里的农田和用水都是有限的,来了人就是来抢他们的资源,自然有人不会愿意了。
不要说什么民风淳朴,那是你在不涉及他们长远利益的情况下,眼下这爷孙俩明显是扎根的趋势,他们自然不待见了。
还好村长明事理,在知道爷孙俩都能识文断字还允诺免费教大家后,这个见识比村民多的村长立即帮忙找了两间空房子,还允诺不要房租。这空房子前后有两块地也免费让他们爷孙俩种。
这两间空房子本是他老爹的房子,老爷子走了后就没有人住了,前后的菜地也有一亩地了。村长家的知道这个事儿后没少和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