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老人都有事儿做,也就没有人再找事儿了,日子有条不紊的过着,但是民间却有声音了。
消息最不灵通的人都知道了,这说明有些事儿想瞒都瞒不住了,确实有人起事儿了,但是焦文杰也知道他们成不了事儿。不过凡事儿总要有个未雨绸缪,他才会准备那么多东西。
赵玉筝是生于和平年代的人,她不太能理解这些战争,但是她却非常恐惧,没有孩子之前还好,有了孩子后,有些事儿多少有点杞人忧天。明知道不可能发生的事儿,她都会很焦虑。
所以当有声音传到她的耳朵时,她慌张的不行。一时抓耳挠腮的想要知道哪里最安全。甚至都想到带着孩子去山沟沟里了。
在她看来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也许不存在,可是找个藏身的犄角旮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和焦文杰说了以后,焦文杰笑了。
她一看焦文杰不急还笑,直接生气道:“这都要火烧眉毛了,我都快急死了,你在笑什么?”
“我没有笑什么啊?”
“你明明笑了。”
“我笑的原因,是你终于考虑这些事儿了。”
“我一直都在考虑啊!”
“我知道,不过这些事儿,你不用担心。没有什么大事儿。”
赵玉筝哼道:“打到你家门口,你就知道这是大事儿了。”
“那也得他们有本事,打进来。”
“打进来,就靠你那儿三脚猫的功夫吗?”
“我没有说靠我,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你想到的,上面的人肯定也想到了。你看看知府家,还有老爷子,以及那些达官贵人慌了吗?他们没有慌就说明事情不大。”
赵玉筝一想还真是这样,可是嘴硬道:“他们慌也不会让你知道啊!”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们真的打进来了,我前段时间那么忙活儿是为了什么?我已经准备好了另外一个方案,实在不行我们就钻进地库里了,米面柴油什么的我都准备好了。不怕的,不怕的。”
焦文杰至始至终都没有说出来,就算那些人真的打进来,他没有这些打算,很大可能也不会被杀。原因他也不太清楚,只能猜出来个大概,至于其他的事儿,后面再说吧!老太太都不慌张,他一个大小伙子瞎着什么急。
受到自己家男人的安抚,赵玉筝的脾气稳定了一些,但是仍然把什么事儿都往坏处想,想归想,却没有之前那样影响她的情绪了。
赵玉筝以前是没有攒东西的想法的,可是这段时间她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囤货,粮食和油已经涨价了,就算官府的人辟谣和控制,那些东西也在不停的涨价,本是最热闹的火锅铺子这会儿也关了,酒楼也是半死不活儿的。只有一些达官贵人会来。
临近过年,街上非但没有过节的气氛,反而有一种肃杀的氛围。
紧张的气氛使得焦文杰也紧张起来,和焦父赵父把东西都收拾好放起来,又找木板把门窗定死,这样赵父也不放心,最后竟然用砖把门窗又垒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