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赵玉筝想着两位老母亲好不容易来一趟,带她们去买身衣服吧。谁知话一说出来就遭到老母亲的反对。
“买什么衣服?又不是没有衣服穿。要是买也是买布自己回来做!都买衣服得多贵啊!”
不会做衣服鞋子的赵玉筝歇菜了。然后又听到她娘说:“我们也知道你不会针线活儿,但是也不能这么糟蹋钱啊!”
赵玉筝:“这不是款式不一样吗?”
“有啥不一样,做来做去都是一样的,你要真是没有衣服,去买点布趁我和你婆婆都在,有个样子在啥样的都能给你做出来,你说说想要啥?我俩给你做。”
赵玉筝一想也是这儿的衣服除了遮羞保暖御寒外,确实不美观。看起来都一个样。自己不会做来这儿久了审美也跟着掉线了。而且她娘明显比她爹会过日子会给她省钱啊!
她婆婆也插嘴道:“我在家给孩子做了两身衣服,不知道你不回去,你公公就没有让我带过来。现在你不回去,回头找人捎过来,你这儿有布吗?我在给孩子做个小褥子小被子,还有小衣服小鞋子。”
这话是场面话,反正衣服没有带过来,做没做都一样。不过赵玉筝也不在意这点儿,因为在意也没有用。
“娘这不是还早着的吗?准备那么急干啥?”
“以后还有以后的事儿呢。现在准备好了到事上就不慌了。”
赵玉筝突然给两位老母亲找到活儿了,看着两位娘道:“我们还没有准备,我们过两天去买吧,到时候你们做。”
焦母道别“家里头忙着呢,我跟你娘也不可能在这儿待太久,赶早不赶晚,今儿就去吧。”
这话正中赵玉筝下怀,但是母亲们一来她总不能就安排活儿吧,继续推辞道:“这两天休沐的话三姑家的表弟该来了,而且你们赶了那么久的路也累了,你们在家歇着吧!”
“他就来呗,一个小辈儿来,我还能不干活儿了。还有庄稼人啥歇不歇的,就赶个路又没有干啥活儿。不累,收拾收拾赶紧走吧,叫我说这家里头没有一个老人就是不行,年轻人就是不会当家。”
赵玉筝暗笑:“这不是你和我娘来了吗?”
赵母也没有吭声,左右是帮自己闺女,她出点力就出力呗。
一众娘子军浩浩荡荡的出门,一上午赵玉筝扫荡了不少东西,焦母和赵母都不是很赞同,赵母是嫌自己闺女不会过日子,焦母是生怕赵玉筝给赵母买的比她多。
对于这点儿赵玉筝早就知道怎么做,明着两者一样,背后怎么贴补那就是她的事儿了,不过赵母也不要她的钱。自己两口健在,儿子却跟着姐姐已经够了,他们再伸手朝闺女要钱实在是没脸。他们希望闺女买点儿地,而且闺女现在也有孩子了,以后用钱的地儿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