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2 / 2)

焦文武抱怨道:“我娘也是的,这府城啥买不到啊!非得大老远的让您带来。”

“都是长辈的心意,对了你爹还让我们带了句话。”

“啥话啊!”

赵父拍着他的背道:“你爹说,你年龄也不小了该定下来了,这半年你娘给你相了不少姑娘,就等着你回去见面呢!”

焦文武道:“她也是,算了不说她了,叔,明胜你们想吃啥,我给你们拿去。”

“刚吃饱饭,你哥让人送饭了,这不是吃多了出来溜达溜达。”

这会儿客人来了,焦文武又去忙了,对着赵家父子道:“叔,你们随便做我先去忙会儿。”

赵明胜问道:“需要我们帮忙吗?”

“不用,不用,没啥好忙的。就一个人的活儿,人多也是闲着。”

赵玉筝道:“那你去忙吧,我带他们去酒楼转一圈,晚上早点回去,到点关门,别再熬夜。”

“知道了大嫂。”

说完就朝他们歉意一笑然后就去忙自己的去了。

有那店里的老顾客笑着打招呼道:“老板娘这是来贵客了。”

赵玉筝打着哈哈道:“客倒谈不上,贵是真的,这是我娘家爹和兄弟。”

有那客人打趣道:“怪不得老板娘今天腰杆硬了,原来是撑腰的来了,这可是贵客中的贵客啊!”

赵玉筝笑笑不说话,就算弟弟和爹爹没有来,她底气也是一样的足,不过这些她不会和食客说罢了。

高小敬有事儿出去了,这会儿才回来,看到赵父和赵明胜,恭敬的打了声招呼。赵玉筝对着她解释道:“我这是我爹和我大弟,你以后就喊伯伯和大哥吧!”

又对着自己亲爹道:“这就是我在信里头提到过特别能干的小敬,帮了我不少忙。”

赵父赶紧起身感谢,被高小敬侧着身子躲掉了,一这么寒暄过后。赵玉筝道:既然你们忙,我们也没啥可帮忙的。我再带他们去酒楼那儿转一圈,你们先忙着。”

“行,那你们过去吧。”

赵玉筝这又带着自己的父亲和兄弟出门了。那个食客说的对,她今天的腰杆确实挺的很直,很大原因是撑腰的来了。

她之前没有这种感觉,一直以局外人的态度来看所有的人和事儿,对什么都不上心,可是这些年来她能感觉到原身爹娘对她的疼爱。这种疼爱不只是物质上的,更多时候是精神上的。填补了她以前关于原生家庭所空白的那部分。所以她也是真心把他们当做自己爹娘赡养对待的。

一路上赵玉筝都在叽叽喳喳,赵父和赵明胜宠溺的看着她。赵明胜很宠他姐的,只是一年多不见,一时半会儿很难亲近起来,所以这一路说话也不多,就是跟着他爹附和他姐,夸他姐。

赵玉筝吧啦吧啦说好了好多,很多话她都重复了好几遍,但是她自己却不自知。幸亏她爹和她弟弟愿意听,不然非烦死不可。确实人高兴的时候总会语无伦次甚至会得意忘形。

赵玉筝现在就属于非常激动语无伦次的状态。不过对于她说什么,她的亲爹都是以夸奖式来收尾,她弟弟则是以崇拜式看着她,这让她更有点摸不清东西南北。

到了酒楼,这儿确实比铺子里人多,毕竟铺子里以外卖为主,这里以堂食为主,堂客还是不少的。焦文杰看到他们赶紧迎了上去。

恰好关世杰今天晚上也在,看见人来也赶紧过来行了个晚辈礼。当赵玉筝介绍他是合伙人同时还是个举人时,赵父惊讶的嘴巴都要掉了,随后就非常的不安,举人老爷竟然给他一个泥腿子行礼,这在哪儿都说不过去吧。平常在村里一个秀才都能得到很多人的尊敬。何况这还是个举人,想到这儿他就有些不安。略显局促的看着关世杰。

不只是他,就连赵明胜也是如此,看着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大的青年,不只是姐姐姐夫的合伙人,还是一个举人,要知道自己现在也不过一个小秀才而已。

其实人们对于读书人骨子里有中天然的崇敬,别看有些人说他们:“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那都是气话,酸溜溜的,如果可以,谁不想这样呢?谁想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打坷垃呢?只是他们做不到那种,只好酸溜溜的说上一句他们不好的话。

酸归酸,但更多的是崇敬,要知道赵明胜来府城就是为了明年的考试,结识更多比自己厉害的人,让自己学习进步还更快,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捷径。

毕竟夫子先生讲的,和同作为学生感受还是有所不同的,同龄人之间才能更好的学习。

焦文杰这会儿发现了自己老丈人和小舅子的局促不安,对着关世杰道:“都不是外人有空来指导指导我这弟弟,你们年龄都差不多应该能聊到一起,他刚来对这不熟,也没有什么朋友回头介绍些朋友给他认识,在这儿酒楼或者到我家都行,到时候我跟你嫂子给你们做一桌子好吃的。”

关世杰本来不耐这些,可是一想到吃眼睛都亮了,想到自己酒楼的收益就说:“不去家里了,就在这儿就行,改天我举办个诗会,邀请一些有才能的人来,大家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

赵玉筝笑着道:“那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