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2)

关少爷一听连忙摆手道:“不不不,我就是开个开个玩笑。话说你真的不研究新菜式了吗?”

赵玉筝抬了下眼回道:“这么热的天,做的再好也吃不下啊!回头弄俩开胃菜得了。我发现你特别像……”

关少爷好奇的问道:“像什么?”

赵玉筝没有开口倒是高小敬又说话了:“像猪啊!除了吃还是吃。”

关少爷再好的脾气脸也挂不住了,站起来急道:“大人说话哪有你小孩插嘴的事儿,你这人跟吃了鞭炮一样,我说一句,你有十句堵我。真要是这么闲,赶紧好好干活儿去,给你开银子不是白开的。”

高小敬现在早就不怕他了,在她眼里这个富家少爷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货,翻了翻白眼道:“我银子可不在这儿拿,是那边铺子给我开的工资,倒是你一天到晚的啥都不干,跟苍蝇一样拽来拽去的,碍人眼还不自知。”

关少爷碰到她所有的话都不会说了,指着她道:“你,你,真是个小人。”

”我是小人,也比你个懒人强吧,不对应该是废人。这个酒楼开后,别人都是忙前忙后的,而你除了过来吃你还干啥了?”

这话说的确实有点狠,一直看戏的焦文杰赵玉筝两口子也看不下去了,关少爷再怎么矫情,那也是有资本的,而且面子什么的还是要给的。焦文杰给赵玉筝使了个眼色。赵玉筝立即制止道:“小敬你在说什么呢?”

高小敬对于焦家夫妇的话还是听的,听到赵玉筝呵斥她,她也不急,可是认真看就知道她还是满脸的不服气。

赵玉筝觉得好笑,这姑娘是真护犊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不过这事儿误会,有些话还是得说清的。正好这会儿酒楼也没人,趁这个时候给她上一课。

“关少爷不是没有干活儿,而是有些人干活儿是在幕后,举个例子,我们看戏的时候只看到了部分人上台了,难道你说戏班那些不上台打杂就没干活儿吗?”

高小敬想了想后摇了摇头,赵玉筝这才接着说:“关少爷就是那幕后人员,为咱们上台的人保驾护抗。”

高小敬还是有些不理解,赵玉筝又道:“有些客户是关少爷拉来的,而且因为他的关系,基本上没人敢惹这个酒楼你明白吗?”

高小敬有些不明白又有些不明白,不过赵玉筝没有等她回话又继续道:“这些暂且不说,就说咱们后厨的厨师,他们虽然是经我手调教的,可是我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这些人,这些人都是关老板挖来的,我一个人再厉害也没用,这么大的酒楼,靠一个人是支撑不起来的,它是大家齐心协力的成果。”

反正这会儿没人,不只是高小敬,就连焦文武和关少爷也坐在她跟前听她说,

赵玉筝喝了口茶继续说道:“作为老板说实话很多事儿他只需要知道大概,统筹好全局安排人就行了。让各自在各自所擅长的区域发挥好,让其发光发亮即可。如果什么事儿都得老板亲力亲为,那还不得累死啊!只是咱们才刚开始,一没钱,二没人,所以很多时候只能賺个辛苦钱,老板也得亲力亲为,按理说到最后,酒楼这些琐碎工作我们都不会接触。到时候采买有采买的人,做菜有做菜的人,而我负责的是新菜研发。大家都各司其职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高小敬点了点头,赵玉筝又接着道:“最迟今年冬天,你赵哥就会和关少爷一样成甩手掌柜了,这酒楼的具体工作他不再做了除非有大事儿需要我们解决,才过来,我们初步计划是老三接手这个酒楼的管理,你管理火锅铺子,所以没事儿都会带你学习,等那边完全上道以后,可能这几天老三就要调到这儿来了。到时候你一个人要撑起那个店面了,有些话不能说。

以后不能再用这说话噎人了,你要永远记得那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谁都不喜难听话,既然都不喜,那我们就要控制一下自己了。”

这话说的多少有点狠,高小敬还没被这么说过,一下子有点接受不了。

关少爷心里头暖暖的,没有想到他也有被认可的一天,之前被高小敬一说觉得难堪,原因就是他也是这么认为的,没有想到他也有给酒楼做贡献的时候,原来他邀请人来,就是在给酒楼打名气,也因为他的原因。很多人看在他的面子上,不来酒楼找事儿。

其实人是看谁面子赵玉筝是一清二楚,关少爷不过举人出身,有人卖他面子,也就有人不卖他面子,不管想不想卖他面子,最后还是给他个面子,人家看中的不就是他身后的关家吗?只是这些看透不说透罢了,毕竟人也是爱屋及乌的对自己家酒楼关照。

生意是一门学问,大家都在摸索中学习,吃一堑长一智,有问题处理问题好了,今天之所以说这么多,就是想培养高小敬,如果她对关家少爷有意见。后面也是没办法吃一个锅里的饭的。

本来已经刮跑的雨,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又刮回来了。赵玉筝她们把屋雨伞蓑衣斗笠什么的都放吃食铺子了,这会儿豆大的雨粒往下打,也走不成了,因为下雨也没人来,一帮人坐在堂前大眼瞪小眼。

然后赵玉筝又想到了现代餐厅的管理模式,又说了几个大概,还决定隔几天开次会,找优点与不足,把优点放大,把缺点缩小,碰到困难就解决。

高小敬这个姑娘这会儿很有眼色,她把赵玉筝说的基本上都记录了下来。不过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好好干,遵从酒楼的规章制度,齐心协力就有钱拿。不遵守规则,想耍滑头或者投机取巧的,肯定会被撵出去。

这些伙计和厨师基本上都是老实人,听到这话非但没有不舒服,反而越来越有干劲儿了。

而之后高小敬也慢慢的跟着焦文杰学习,到小暑的时候,她已经可以独立撑起一个吃食铺子了,焦文杰和赵玉筝夸她别看人小,可她就是一个棉花,有多少水分都能够吸收进去。

当然她的银子该给还是给的,扣除了一部分,高琦读书和她们住宿的钱,剩下的也都给她了。

焦文杰把精力从酒楼抽出来后,就开始着手秋季他的老本行了,那也是一块大肥肉,毕竟府城这儿能吃上粉条的人寥寥无几,这个市场还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