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 2)

因为想着次日要去摘山楂,说是摘山楂其实也算是秋游。赵玉筝准备了跟多糕点,不知道刘二敏和刘三好姊妹俩从哪儿得来的风声,那刘三好也跑过来央求着同去。

他们还没出城,太阳就已经老高了。这也没什么因为明着去摘果子其实就是去游玩,至于晚的原因是因为焦文杰两口子与章叔章婶儿住在城东,而刘三好住在城南。他们去的地方要从北城出。

章婶儿坐在驴车上抱着自己小外孙女说的:“就是因为你,让大家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话意思是明明起来很早要做某件事儿,结果被耽搁没有做成。

那刘三好也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辩驳冲着大家嘿嘿一笑,钻进了姥姥怀里。

赵玉筝接道:“这阵儿事儿多,昨天就没有想起来让三好在我们那儿住,怪不得人常说,人在事儿上迷。”

章婶儿也说道:“你们是忙,我们可真是老糊涂了,一点儿也没有想起这茬,不过也怨不得我们,这丫头从来没有在家留过夜,所以昨儿个就没有想起来。”

“就是,就是,古人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就是说的这个吗?大家今儿才想起来这事儿。不过这样也好,去太早了露水重,啥事儿都做不了,咱们啊就当坐着车游一游咱们府城的早市啊!”

这会儿路上坑坑洼洼的,有些颠。章婶儿又抱紧了自己外孙女道:“还是你们年轻人会说,不像我们遇到事儿就只想着抱怨了。”

这话赵玉筝没接只说道:“婶儿你扶紧些,这会儿路不好,颠的厉害。”然后就不再说话了,等那段坑坑洼洼的路过去,赵玉筝拽紧身上的衣服,准备睡会儿。

这个时候跟着焦文杰坐在前面赶驴车章叔,不知道在给他讲什么?让焦文杰认真的听笑了。

章婶儿看了看在打盹的赵玉筝低声怼章叔:“一路上净讲些老掉牙的事儿,就那些事儿有啥好说的。玉筝瞌睡了,你小点声或者别说话了,一会儿不说也憋不死人。”

这话说的有些难听,焦文杰给大叔打圆场道:“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没有想到大叔大婶儿年轻时这么厉害啊!”

那章大叔也没有接话,反而是章婶儿又在说:“厉害啥啊!要是真厉害能混到这种地步啊!”

焦文杰看了看瞌睡的赵玉筝轻声道:“要不是你们这些老人的教导,光靠我们自己,说实话我觉得这辈子都达不到你们的高度。很多事儿能做成也是因为有了你们的经验,不然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也做不了什么?”

章叔被他的话感动的不行,因为之前他和人说,基本上没人理他。连自己的老伴也是,只有这个年轻的后生愿意坐下来听他讲,这让他怎能不感动?无形中跟焦文杰更是贴近了一步。

不过焦文杰可不知道这些,他要是忙起来也没时间听这些事儿,只是今天闲了,没事儿就唠呗,说不定就从中找到有用的东西了。

赵玉筝迷瞪一会儿就不困了,秋日的风景还是不错的,村上人家也都在为秋收冬藏而忙。

是的这会儿正是秋收时分,焦文杰路上遇见有推不动车子的时候还会主动下来帮忙,他们真的不像去摘果子就是像去郊游。

赵玉筝看了看被坐在下面的袋子,笑了。算了就是忙里偷闲别逼把自己那么紧了。心态放松,看风景的心情也不一样了。

本来没想着怎么样,可是收获颇丰,可能是因为农忙,人们没时间来一样,还真让他们找到了两棵野山楂树,打了不少果子。

几人回来确实天已经晚了,把三好送回家,天已经黑了,章家大姐有留自己爹娘和焦文杰吃晚饭,被拒绝了。只好无奈的给他们找个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