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归去来兮(2 / 2)

对于这种情况,陆逊又只得从头抓起,好险不险,在即将抵达龙舒渡口的时候,这支军马总算是刚刚有些规矩,可是陆逊深知,要是孙策反头攻打这支军马,恐怕一个冲杀,便是会再度大溃,捡都捡不起来。

陆逊也只能远远的观望着龙舒渡,所幸的是,正是陆逊以不变应万变,倒是让孙策有些猜疑不定,即便对这支军队的战力不看好,孙策也没有做过多的关照,自顾自的离去了。

孙策离去后三日,陆逊终于是带着这支军马,抵达了舒城的城下,入目之处,满是凄凉,城墙都被打得如血染一般。

不少的士卒在清洗着城墙,清理着街道,重新疏通着护城河,早已经是面目全非,见到舒城就在自己的眼前,无数的庐江子弟就在城下失声痛哭

劫后余生啊!

有不少的士卒甚至脱下了衣甲,纵身就跳入了冰凉的护城河之中,相顾而泣,谁言男儿有泪不轻弹!

他们当中,有很多的袍泽已经回不来了,有的是他们的父兄,朋友,邻里,四人去,一人还!

归家兮,归家兮!

归去来兮!

不少人跟随着吟唱了起来,多年未曾经历过战火的庐江子弟,只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前前后后,伤亡的精壮就有数万,其余的民夫,百姓暂不可计,这还是在萧鼎极力撤离百姓的情况之下。

相比与历史上孙策真正的入庐江而战,庐江郡付出的伤亡还远远不止于此,甚至还有三倍于江东军数量的百姓无奈破家,被大军裹挟,背井离乡,去往了江东。

自此以后,庐江郡一蹶不振,再难生聚,更不用说后来被北魏东吴分割,一郡立下两个治所,南北针对,反复拉锯,将这片土地最后一点儿元气挥霍得干干净净。

伯言,伯言何在!萧鼎早就探清楚了陆逊的行程,也来不及细说,便是大声呼喝着走出了城门。

人群之中,一个头顶盔甲的年轻儒将反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到了萧鼎面前,单膝跪拜在地上:末将陆逊,回援来迟,望主公恕罪!

还没有等待陆逊跪到一半,萧鼎便是扶住了陆逊:伯言说的哪里话,若不是全下了这近万人的庐江子弟,呈兵于龙舒渡,那孙策会这么快的撤军?

天晓得,若不是伯言,这舒城,恐怕已经是一片火海了!

萧鼎现在想起来,也是背脊发凉,孙策若是狠下心,再攻打一两天,这舒城还不是只有城破人亡的命运。

两人一齐往着城中走去,萧鼎道:吾欲去伤兵营看看受伤的将士,伯言一路辛苦,先去歇息便是,晚上吾为伯言,摆酒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