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瓶儿看到萧鼎那模样,心中也是跟着放松了起来,其实刘鹞那边如何,暂且不知,还有一个好消息
萧鼎问道快快道来,莫要再逗弄于我了。
徐瓶儿掩着那半点绛红,笑着说道孙策三郡之地,已经生了异变,这确实是实打实的可靠消息。
南方山越蛮族在汉境之内频频扰动。
更有泾县太史慈已经纠集了起了旧部,并汇集了六县之地的义士,自称丹杨太守,再度举旗抗击孙策军,其余吴郡,会稽郡,不断有大小势力冒出头来,声讨孙策,虽然他们的作用极其有限,但各地守军依旧极其头疼。
无论如何,孙策所在辖区,兵力都是空虚,泾县太史慈将军反而有了一番作为,现如今,声势越来越浩荡。
萧鼎顿时大喜过望,你带来的这个消息,就真的是雪中送炭啊,这个消息若是一早放出来,想必没有什么成效,可是这个时候,不早不晚,恰到好处,必定能够振奋人心士气。
一个人或许在平常时日感觉不出来,一旦到了绝处之时,能够有生机涌现,往往就是天壤之别。
徐瓶儿听到萧鼎如此亲昵的称呼,忍不住就是俏脸一红,不由得转过身去。
萧鼎这个时候,哪里会在意这些东西,心中所想的无非就是太史慈那员猛将,此人当世豪杰,为了报答孔融的恩情,曾经单枪匹马撞出大军重围,为孔融讨来刘备的援军。
可以说,抛开其他的不论,单单就是这份陷阵之志就已经不输常山赵子龙了,武力上面是少有的能与孙策比肩的人物。
太史慈有一句名言,振奋了千古的武将人心,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从中便是可以看出,太史慈的豪气干云,萧鼎慢慢道此时此刻,子扬已经在太史慈所处,子扬不愧是当世王佐之才,能有子扬相助,吾何愁孙策不退兵。
来人啊,传吾的命令,江东孙策后方内乱已起,将士们振奋下军心士气,只要再坚持两三日,吾料定,孙策必然退军。
另外,再将城中的精壮之士临时征调三千,发放兵甲兵器,协助守城。
再有,将江东山越叛乱,太史慈将军举兵,刘鹞州牧反攻江东的消息书写帛书五百份,射于城外,吾就要孙策军马军心大乱。
谁都晓得,劳师远征,最怕的就是后路失火,当年陶谦三让徐州,刘备接手徐州,尚且立足未稳之际,曹操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时机,兴兵讨伐徐州,眼看就要成功,却被吕布偷袭了兖州根基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