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之而言,泾县治所城池还比不上其周边的地势来的易守难攻一些。
所以在孙策大军外出,太史慈就立刻带着麾下的人马重新走出了丘陵地带,攻打下了泾县县治,说起来起初形势也是一片大好。
可是乌合之众毕竟就是乌合之众,孙策一返回江东,便是开始收拾起了了他们,几番征战下来,几乎是损的损伤的伤。
六县之地现在也就只剩下太史慈的泾县在苦苦支撑,和那些散兵游勇不一样,以太史慈的勇武,自然会带出一支精锐的兵马,依靠着有利的地形,已经成为了对抗孙策军最后的张本所在。
太史慈的麾下其实也并没有太多的得用之人,满打满算仅仅只有精兵3000,但是这里面所谓的精兵,与孙策的被江东军马比起来,还是要差上几分的。
整个江东对抗孙策到现在,也仅仅只有太史慈在勉强支撑了,这场反戈举事,被孙策平定起来,当真是摧枯拉朽一般,毫无抗手可言。
这也正是为什么萧鼎会给刘晔的传书当中,让刘晔以保全太史慈为主,对于整个局势,萧鼎的把控预计能力还是有的。
既然各方面都不能给太史慈有效的支撑,就要做好最后失败的准备。
而云岭口就是孙策大军平定泾县的第一要隘,此时此刻,太史慈正带着800健儿在此处驻扎。
大雨倾盆而下,映衬着闪电雷鸣,对于太史慈这样的武将来说,些许恶劣天气又能算得了什么?站在云岭口防线,太史慈极目远眺,仿佛这场大雨就是孙策军要进攻泾县的前兆。
太史慈身着一身暗红色的盔甲,手中提着一杆长枪,背负长弓,腰间还挂着两杆铁鞭。
而他的身边正是许久不见的刘晔刘子扬,咱们庐江郡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孙策此番在庐江郡吃了一个大大的苦头,庐江郡得以保存,将来就是真正的休养生息之处,太史慈将军虽然英勇无双,但是江东大局基本上已经被孙策所平定,抵抗下去并不是长久之计,我认为将军还要早做打算才好。
吾主已经传来消息,一旦有变,将军可乘坐船只,从泾县徽水一带走水路而入长江,咱们这边还有商船,怎么也要保全子义将军!
太史慈抱了抱拳道:萧大人有心了,这也是早在意料当中的事情,但是为人臣子,自当竭力而为,咱们这里距离豫章郡已经太远了,主公既然有命,让咱们起事牵制孙策,那咱们的动静就要闹得大一点,让孙策头疼的越久越好,不管是对刘州牧还是萧大人都有好处。
刘晔点了点头,将军果然高义,只是看着这大雨天气,孙策军恐怕不会来攻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