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相瞒,末将虽然带兵时日不久,可是对于扬州各将也做过些功夫研究,收集了他们的各个战例,周泰蒋钦两位将军,一人勇猛无敌,乃是军中万里挑一的悍将,蒋钦将军速来老成谋事,二者相得益彰,为了稳妥起见,以这二位为将,最为稳妥,定然能够彻底为主公奠定一郡之基业!
萧鼎对此深以为然,现如今萧鼎麾下用起来最顺手,最放心的就是刘晔和陆逊二人,可是子扬在外,陆逊就必须要留在身边以商议大事,定夺军机。
要知道,三国历史上刘备兼得卧龙凤雏两位出色的战略家军事家之时,也是带着庞统夺取西川,而诸葛亮就必须要坐镇荆州,可惜庞统一死,诸葛亮一离开荆州,不久之后,大厦倾倒。
本来对于萧鼎来说,这等重任,还是要派给陆逊去做最好,毕竟陆家在庐江郡名望甚高,很多事情,陆逊去做,自然要方便得多,但是萧鼎身边得用的智谋之士本就不多,国渊被琐事缠身,陆逊就只能留在萧鼎的身边。
蒋钦和周泰自然成为了第一选择,如此,就依照伯言所讲,看起来伯言的第一策便是扩大战果,稳固根基,掌控庐江全郡了!
不错,只有迅速的将内部安定,才有徐徐图之的空间,第二策,吾以为主公应当立刻派人上奏朝廷,将孙策无故犯境,太守刘勋兵败身亡的事情一一道来,并献上朝贡天子的厚礼,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这个时候正与袁术开战,只要展示对许昌汉庭的恭谨态度,曹操应当会应允了主公这个庐江太守之位。
毕竟前庐江太守刘勋是袁术的爪牙,若是主公支持天子,也就是承认了许昌朝廷的地位,曹操如何不喜?更何况,依照曹孟德的性子,也想让主公牵制住孙策,帮弱抑强,合乎权谋,拖住孙策的扩张之势越久越好!
萧鼎没有想到,陆逊思虑得这么全面,说实话,萧鼎的身份确实太过尴尬,只有如此,才能尽快名正言顺的掌控庐江郡。
第三策,便是放开淮河边境之地,大事生产,此时此刻,北面的九江郡便是袁术的大成朝辖区,此人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再加上连年战事,百姓早已经苦不堪言,若是大成有流离到庐江郡的百姓,大人可尽数接受,并派地方官员妥善安置。
咱们庐江郡现在已经是伤了元气,需要百姓补充进来,恢复生产,兵戈之事,只宜小练而不要大动!
萧鼎赞赏的看了一眼陆逊,不愧是未来的江东柱石级人物,单单是这份见识,已经是初现峥嵘,就依照伯言的三策所言,现在孙策要平定内乱,袁术与曹操争雄,咱们庐江郡已经迎来难得的休养时期,下来咱们再详细商议一番。
诺!
陆逊和萧鼎在伤兵营当中一一巡视,不少的士卒都是因为伤口化脓,开始发高热,这种情形一旦继续恶化下去,不少的士卒没死在战场之上也要死在拮据的医疗环境之下。
咱们军中的草药不够啊,草药这种东西本来就金贵,亦受潮,且时间一长药效就流失,不易保存,一时之间又哪里去找这么多的草药。陆逊见到数以千计的兵卒躺在病榻之上,也是深深的揍起的眉头。
萧鼎随口就说道:其实也就是细菌病毒感染化脓,发热的现象就是身体机能为了抵抗这些细菌病毒所产生的现象,但是体温一旦到达了某一个限度就会承受不住,所以呀,一旦受了伤,伤口的消毒就显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