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鹞点了点头,回答道,这个没有问题,现如今太史慈自称丹杨太守,那是我的旧部,亦是吾的同乡之人,依旧在带领残部,于泾县与孙策相争,绝对信得过,子扬若是有意,便前去联系他吧!
另外收复庐江郡对于朝廷来说,是天大的喜事,若是能够抵挡住孙策,吾必定上表朝廷,表彰萧鼎为庐江郡太守,只要得了大义名分,萧鼎大人这个位置怎么坐的也比刘勋要稳一些。
刘晔看着刘鹞那苍老的白发和深深的皱纹,说起来刘鹞也不过是四十二三岁左右的年纪,在汉室衰落的大背景下,刘鹞已经是殚精竭虑的力挽狂澜,奈何王朝兴亡自有定数,非有超世之才可以拯救这个日薄西山的王朝,时也,命也!
看着江东的步战士兵一次又一次的被击退了下来,在这种还是有着弓箭作为支援的情况下,攻防之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下来的军马不断的在整顿休息,集结起来,等待着下一波的进攻。
对于江东甲士来说,这也是许久没有见过的硬仗了,孙策的身后,一名江东将领忍不住低声说道,启禀主公,今日的战事就到此为止吧,让儿郎们歇口气吧,这种攻守之间还不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咱们攻打舒城,还没有立下一个像样的营寨,就是马马虎虎的扎了一个营盘而已,若是这个时候庐江郡还有外援,那么咱们就将陷入进退失据的地步,况且没有一个妥善的营寨,这城中的守军寻摸着机会就会出城袭扰,将士们已经不堪忍受了。
孙策挥了挥马鞭,进退失据,断然不可能,整个庐江郡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哪里来的援兵?既然城中的守军这样喜欢夜间出城袭扰,那么自今日始,咱们夜间就决不收兵,咱们江东子弟的气力是使不尽的
自从攻打庐江郡以来,孙策麾下的子弟也没有不出力的时候,说句实话,孙策也从来没有小觑过庐江郡的实力,这一张,一共带来了近3万的人马,天知道孙策经历过连番的征战,能调配出来近三万的精锐兵马,已经是极为的不容易了。
说句肺腑之言,这里几乎就是孙策所有的家底了,孙策此番言语一出,众将士都是晓得,恐怕就是要在这几天之内与守城的军马分出一个胜负来。
三军将士将孙策的号令用令旗传递了出去,无数的带甲之士从营盘里面奔涌而出,所有的将士都举着刀枪,击打着厚重的盾牌,呐喊声振奋士气的声音,在整个军营内外,响彻一片。
说句实话,战事达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极为的惨烈,孙策的军马起码也损失了五六千人,而守城的一方虽说占了便宜,但是伤亡的数量怎么也有孙策一方的五成上下。
萧鼎得用的人手本来也就万人上下,一下子损失了两三千人,根底就变得薄弱了很多,一旦损失的人马过多,可以调用的兵马,就变得捉襟见肘起来,幸好北门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封死,并且下了死闸。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又有哪一方会轻言认输,萧鼎所在还不是苦苦的坚持,老天爷既然让我来到这个时代,难不成我萧鼎就只有这点气数?
看着城外浩浩荡荡的江东兵马爆发出了做大的威势,无数的人都向着那道坚强的身影看去,孙策,江东之虎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只要有他在,江东子弟就会爆发出,更加让人觉得恐惧的战斗力,这样的人物怎么不会让人心生敬仰之情!
自战斗以来,只要有战事他几乎都矗立在舒城之下,仿佛绝对不会后退一步,而这个时候,城中的周泰也已经率领有生力量投入了战场,每逢战事都是状如疯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