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纯步兵面对步兵方阵时,除了依靠弓箭以及投石机械的远程打击,只能是以命换命地搏杀,并无甚好办法。
刘勋何尝不想动用麾下的骑兵?但是自己手中已无可战骑兵,仅有不到千匹战马,扣除各大将校以及部分亲卫的坐骑以外,恐怕还要用来充作军粮。
况且若是过早地投入骑兵作战,将很快便被对方的步兵部队牵制住,一支被牵制在步兵队伍里丧失机动性的骑兵部队,和一支完整的步兵部队投入战斗时的作用没什么区别了。
眼看着刘勋军步兵冲到跟前,郑宝便是爆喝一声:刺!
只见方阵之中的出长枪兵握紧手中长枪,将长枪从方盾缝隙中猛然刺出,当即便是将十数名军士卒刺成了血窟窿。
而刘勋军士卒也在各部的队率屯长带领下,几十人组成一条条横队,皆是两名手持长枪步兵中间夹着数名手持钢刀盾牌的步兵,朝方阵冲去。
长枪兵手中长枪平举,首先从郑宝军方阵盾牌之中刺入。
撤盾,杀!见前排已露出空挡,双方也不废话,直接命令甲士近身厮杀了起来。
两军近身厮杀之时,便是最能看出一支军队的军纪战力的,虽说是各自混战,但双方皆是在各自屯长队率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队形进行对攻作战,这种以命换命的打法,最是考验的便是一支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由于先前被刘勋军的弓箭消耗了一番,面对刘勋军的攻势,郑宝军很快便显出守势,但基本战局还是相对平衡的状态,不过刘勋军中毕竟人马偏多,仿佛杀不完一般,郑宝一营兵马很快便是亦损伤过半。
于军寨之上擂鼓的孙贲见此情形,不由得心中一沉,刘勋麾下,还有战意,且体力充沛,应当是杀马了。
吴郡子弟,随我下寨杀敌,丹阳兵于寨门压阵,随时出击!孙贲看着下面密密麻麻厮杀的战场,若是如此下去,郑宝必败无疑,此战既然已经开打,必然要将郑宝大部搭救回来,毕竟吴郡子弟不多,主力还要郑宝来打。
孙贲行军作战二十余年,眼光何等老辣,当下便是纠集部将千人,出寨而来。
孙贲冲在队伍最前方,首先加入战局,一把钢刀左横右砍,上去便将四五名刘勋军士兵砍翻,而后手腕一翻,直接与刘勋军的一名屯长交上了手。
一名普通的军中屯长怎么能与孙贲抗衡?不过四五回合,孙贲便抓住对方破绽,一刀将那屯长砍翻。
吴郡兵马极其擅长步战,成背靠背站立,一人负责一个方向,相互支援相互掩护。敌军很难有近身机会。
原本处于守势的郑宝士卒转守为攻,发起了反击。
江东步军的加入直接扭转了局势,而发现支援的刘勋便是直接将麾下六营步军派了出去。
三千步兵组成六个方阵,在一员校尉的带领下直接朝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