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鼎实在想不出来,以刘晔的能力,当世一流的水平,区区一个县令便难倒了他不成?
刘晔道:当世有一大儒许劭,善于识人相面,曾断言在下为aa佐世之才aa,这个佐字便道尽了其中玄机。
胸有韬略,为君主谋天下计,于民,于政,皆可以称之为佐,往大里说,可以是封侯拜相辅佐君王,往小里说,便是一州之别驾,一郡一县之从事的佐官。
萧鼎打断道:既然是佐世之才,子扬定然是济世大才,怎可妄自菲薄。
刘晔道:自家事,自家知,刘某的性格便是如此,若为主,难;若为佐,尚可有一番作为!
且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寥县事务繁多,刘某之长乃政事,民事,谋事,委实分身乏术,眼下寥县群贼环伺,须有一主事之人统领军事,兵者,国之大事,唯有一县之主才能名正言顺的长久统辖,此,恰是余之不足。
更重要的是,在下的好友郭嘉已向曹孟德曹公举荐在下,吾虽然尚且犹豫不决,但将来在何处谋生,还是一个未知之数,是以这寥城始终要交给一稳重之人统辖,依照在下看来,萧兄再适合不过。
刘晔说罢长揖不起:还忘萧兄再勿推辞!
刘晔高风亮节,胸襟宽阔,此番言辞恳切,萧鼎心中不免有些动摇,却依旧没有答应:鼎才疏学浅,于民于政,皆能力有限!
刘晔慨然道:这个无妨,吾即便要离去,亦非一时半刻,短时间之内有在下倾力辅佐,萧兄只需掌控大局,不效则查补缺漏即可!
刘晔一再坚持,萧鼎再也无话可说:既然如此,在下还有三点要求,子扬应了,萧某才能接受县令一职!
其一便是方才所言,于政于民,实才疏学浅,还要子扬全力相帮;其二便是你我二人所为不过谋寥县百姓福祉,依旧以兄弟相称,不可上下有别;其三,欲治寥县,必先涤荡境内之贼,寥县兵微将寡而难成,在下欲在兵事上革新一番,还要子扬支持!
刘晔道:前两点都是简单,兵事之上,还不是萧兄一言而决,只要萧兄勿扩充兵马过甚,穷兵黩武,寥县父老怨声载道,造成民难养军的局面,吾绝无二话。
刘晔回答得谨慎,没有胡乱应下,萧鼎便知其君子之风,得其诺反而更加放心:这个是自然!
一言为定,萧兄,那县令一职
固所愿,不敢请耳
身在其位,便需尽自己的一份心力,作为萧鼎其实对于这个劳什子县令没有觉得有半分负担,毕竟在后世也是直辖某市的杰出青年企业家,带领一群年轻人从无到有,以一种奇快的速度崛起,下面的员工也是上万。
不得不说,萧鼎具有的领导能力毋庸置疑,更有刘晔这等人才相佐,目前的全部心力便是投入到兵事之上。
刘晔之所以让出寥县县令一职,估计离去之日不远,历史上的刘晔投靠了曹操,并在官渡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一提的是,投石车便是刘晔向曹操献出的攻城器械,后来改名霹雳车。
刘晔是当世的名士,有自己的前程要奔,难以久留在寥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萧鼎并没有什么雄心大志,能保得一方平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