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两千余人,麾下有名士刘晔!
陈兰当即有些愠怒:两千人,也敢兴师前来,莫不是小觑我等!
雷薄陈兰二将虽然啸聚山林有些时日,但麾下人马曾经乃是袁术正军,岂是盗匪可与之相比,区区寥县仓促纠集起来的两千余人就敢来捋胡须,无疑有耀武扬威之嫌疑!
雷薄劝解道:贤弟不必如此,据我所知,那萧鼎名声不显,倒不值一提,但刘晔此人在扬州颇有才名,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还是小心谨慎一些才是!
陈兰雷薄麾下共计六千余众,在潜山也是坐吃山空,此次占据潜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后来又遣出了两千余人于附近村镇征粮,城中只余不到四千,但依旧倍之于萧鼎。
陈兰道:兄长,看吾率两千兵马去击溃那厮,你且在城头观敌料阵便是!
雷薄并没有否决陈兰的提议,以自家两千精兵正对而决,萧鼎也足以自傲了,想他那麾下兵马也不过是些乡勇而已:好,如此便回书萧鼎,于城外十里接战,贤弟也不可大意,再将三百骑兵带上,以防不测!
在冷兵器时代,一支机动的骑兵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挽救局面,雷薄如此也算是老成,陈兰点头应下,反身便是跃上了院中骏马,拿上了自己的长刀:来人,随本将去校场点兵!
潜城之外,靖平军两千余人形成五个方阵,缓缓从二十余里之外压近,萧鼎便处于最中的最正中,拱卫在身旁的乃是军中最为精悍的三百亲卫。
两淮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除了一些特殊的地势之外,几乎都是一览无余的平原地貌,虽然相隔十五六里,但萧鼎已经可以远远的看见城门。
某一时刻,城门大开,其间蜂拥而出无数敌军,为首者正是陈兰,却见潜山陈兰所部人马与萧鼎相差无几,单单多出三百骑军。
依照二将的家底,骑兵差不离有八百之数,可是由于四处征粮,驮马不足,便是遣出战马充数,是以现在也只有这些骑兵。
陈兰所部兵马也是久经战阵,初出城门之时有些杂乱,但是不久之后,便是整肃完备,从严整上来说,较之靖平军还差上一截。
往来弹压士卒的陈兰尚且不知,可是雷薄在城头之上看得真真切切,心底瞬间一沉,这萧鼎看来是知兵之人,说不得便是一场硬仗了。
待得双方排阵完毕,萧鼎和陈兰跃众而出,陈兰也惊讶于萧鼎的年轻,双方并没有多说,自报姓名之后,便各自回到阵列当中。
萧鼎回到阵中之后,两名背着令旗的传令小校便是到了萧鼎身后,冷兵器时代作战靠令旗指挥已经是常态,萧鼎早就让每一个士兵都牢牢记住令旗所指命令,各部以颜色区分,挥舞单旗为进,双旗为退。
虽然如今自己兵马不多,但士卒的素质一定要从底层抓起,光靠一部之长是不能将战斗力最大化,若是懂号令的为首之将一死,那么下面的士卒不明号令,极容易发生大溃,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作战的弊端,某部主将一死,便容易大溃,最后裹挟其他友军如山崩塌。
双方交战,并不是一拥而上,先是要试兵,各自遣出一部,相互厮杀,以试对方战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