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盛名之下(2 / 2)

刘勋此人,非明主,好大喜功,有大志而无大智,必然不能久存,不久的将来就有一个绝好机会!

对于刘勋,历史上之评价了四个字aa贵宠骄豪aa,这算不上好的评价,兴许是以前跟着袁术养成的坏习惯,病得不轻。

不久之前,曹公于扬州布下的眼线传来消息,孙策遣人以阿谀之言与重金厚利劝说庐江太守刘勋与其结盟,袭击上缭许乾,三位,孙策此计不可谓不毒。

刘晔也是赞同的道:上缭守将许乾为袁术所封,城小而弥坚,自然难攻。

郭嘉继续说道自己的见解:许乾为袁术爪牙,为讨好袁术,治下民不聊生,刘勋若同意结盟孙策,便是将袁术得罪得狠了,若真如盟约上所言,打下上缭,进展顺利还好说,若是不能攻克,并非单单结下了许乾这个死敌,还恶了袁术。

萧鼎知道郭嘉说得有礼,在乱世割据当中除了杀伐果断以外,诸侯还需要求稳:如此一来,刘勋虽然坐拥庐江四十万人口,但自此再无外援。

郭嘉叹道:孙策乃是雄心万丈之豪杰,若是趁刘勋出兵之机起了取庐江郡之心,刘勋必然不能抵挡。

而且据我所知,当初孙坚亡于刘表之后,孙策便是投到了袁术帐下效力,先许之以九江郡太守之位,但是最后却委任了自己的亲信陈纪担任,后来又许给了孙策庐江太守的职位,但是当孙策攻下了庐江郡之后,袁术又派了刘勋担任此职,孙策虽然能屈能伸,但此事终究使其受辱,这庐江郡便是其喉咙的一根尖刺,不拔不快!

萧鼎深思之,如果自己记得没有错,历史上这个时期确确实实有孙策讨伐刘勋之战,最后的结果也是孙策获胜,将庐江收入了囊中。

但是这个时候和孙策争夺江东之主的刘鹞还退守在豫章郡,孙策夺取了庐江之后,所采取的策略是将人口尽数迁移到长江以南,以此避免和袁术的冲突,又可杜绝庐江一切的反扑可能。

孙策,英雄也,又有一个周瑜,这对主臣的组合,行的便是地地道道的枭雄事。

郭嘉继续道:刘勋非明主,庐江郡在其手中不过是徒做他人嫁衣而已,而孙策所恶庐江过甚,萧兄,子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若遭孙策谋取,则庐江十年之内难复殷实局面!

萧鼎苦笑着摇了摇头:孙策麾下精兵猛将无数,本身又有万夫不当之勇,亦有张昭周瑜这等智绝之才辅佐,鼎贵有自知之明,现在兵不过三千,又无独当一面之将才,还没有自大到可以与孙策抗衡的地步。

郭嘉话音一转,激扬挥洒,自信从容:君不知江东尚有刘繇割据,山越之乱亦威胁孙策后方,极易发生变数,萧兄,此策赌得便是那分变数,只要萧兄得到陈兰雷薄二将,好生整练,趁着刘勋出兵上缭,奇袭舒县,迅速掌控住局势,凭借长江之险和舒县城防,只消撑到孙策后方一乱,撤兵南回,庐江便可保一时平安!

好,好,好,果然是盛名之下,绝无虚士!萧鼎不由得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好紧张,好刺激,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