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下山(1 / 2)

几天之后,少阳山下,山谷中的小道里。

正是细雨过后,空气清凉,沁人心脾。

温酒缓步走在路上,手中握着一块玉佩,这是临下山前,舅舅给她的。

此玉晶莹,内有虹光萦绕,大如雀卵,灿若明霞,五色花纹缠护于其上。

玉佩的左下方刻着小小的两个字。

惊鸿。

惊鸿是温酒娘亲的名字。

按照规定,少阳派的弟子只有满二十岁了才能下山历练。

或许是褚磊看出了温酒这段时间以来的心神不宁,或许是对她前几日差点走火入魔还心有余悸。

在温酒的执意要求下,舅舅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她下山。

临走前,舅舅把玉佩给了温酒,嘱咐她注意隐匿行踪。

这玉佩是温酒娘亲当年闯荡江湖的时候用过的,有隐藏的佩戴者气息的作用。

不仅如此,佩戴者还可以随心意用它改变样貌。

温酒恰好担心在外历练会再次遇到魔界中人,这玉佩正好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得到了舅舅的同意,温酒很快就收拾好行李,与朋友们告别,外出历练。

温酒执意下山,一方面是因为自己道心不稳,继续在山中避世修炼,对修行不利。

另一方面,也是温酒很不愿意面对的一点。

她害怕了。

每日待在少阳,每每看到和他有关的人和事,总是会触景伤情。

这一月以来,温酒就如同一个普通的江湖侠客一般,在世间各处走一走,看一看,适应着人世的生活。

偶尔路见不平,总会拔刀相助。

遇到了几只祸乱人间的小妖,也顺手给灭了,为民除害。

这天,她又剿灭了一伙强盗土匪。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当时温酒骑着小驴,正悠哉悠哉的走在官道上,隔着老远就闻到了前面的血腥味。

等她赶过去的时候,只剩下满地的血和尸体。

现场的尸体大多都是男性,残破不堪,血肉模糊。

甚至于在襁褓中的孩子也像个破旧的木偶,被扔在地上,没有了气息。

看到如此场景,温酒心中悲凉,一瞬间涌起一股怒火。

循着血气,她很快看到了正敲锣打鼓,满载而归的凶手们。

面对这些真正手上沾了血的土匪强盗,温酒没有丝毫留情,全都打成重伤残废,捆在路边。

她问出了山寨的位置,索性来到土匪的大本营,把那里所有人都一锅端了。

官府众人得到消息赶到山寨的时候,只看到被绑得严严实实昏倒在路旁的土匪们,还有被烧成灰烬的山寨。

繁华安定的定州城内,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温酒坐在茶楼的包厢里,把在土匪寨里得到的金银珠宝摆在桌面上,百无聊赖的听着楼下咿咿呀呀的戏曲。

她在思考如何处理这笔钱。

像寻常戏文里的侠盗一样,劫富济贫,分发给穷人?

不好意思,她就是穷人。

温酒从少阳出来时,没有带多少盘缠。这一个月以来,零零散散的几乎全部用掉了。

现在也不得不考虑如何维持生计的问题。

温酒思前想后,只将桌上几粒零散的银子装入荷包,抬手拂袖,把桌上的细软都收了起来。

罢了,之后再说吧。

街上的人熙熙攘攘,牛车马车湍急如流。

旭日高照,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丝暑气。

街上的人各色各异,热情叫卖的贩夫走卒,鲜衣怒马匆匆而过的少年公子,与同伴携手同游的娇俏少女,牵着稚童提着菜篮的温婉妇人

温酒路过一个首饰摊子,驻足在前。

挑了三只一模一样的玉兰花发簪,问了价格,付好了钱,顺手不经意的把荷包挂在腰带上。

温酒再次走在路上,忽然,她敏锐的感觉到,有一只手正悄无声息的接近自己,企图摸走她腰上的荷包。

温酒利落的反手抓住了那只“爪子”。

爪子的主人是一个还没她下巴高的小男孩。

小孩估摸着没小她几岁,身上的衣着灰扑扑的,还打了好几个补丁。

被抓住后,滴溜溜的大眼睛有些惊慌,奋力想要挣开温酒的钳制。

温酒下意识的就放手了。

这就让那小孩抢过她的荷包,跑了。

温酒看着小孩落荒而逃的方向,感到好气又好笑,一个轻身跟了上去。

温酒跟着小孩来到了一个药店,看着小孩抓了药,又跟着他来到了郊外一处破旧的小竹屋里。

远远的就听到了屋内的对话。

温酒明白了,这又是一个杨过与穆念慈的故事。

这个小孩的母亲生病了,久治不愈,现在只能无力的躺在床上,靠汤药维持生命。

因为母亲的病,家中又没有收入,这才让这小孩走上了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