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哥本来都已经想好要怎么运作了。
结果,裴星泉却偏偏想不开。
明摆着轻松又有好处的事情不去做,硬要往吃力不讨好的路子上钻……
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是什么?!
亏他还扯出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说什么绯闻之事是他粉丝挑起的,对剧组影响不好,所以才要出面澄清。
全都是放屁!!
借口!!
张哥气得差点原地爆炸,用力撸了一把额发,“你就是打定主意要这么干了!是吧?!”
裴星泉好脾气地对他笑了笑,试图缓解他的怒火:“张哥,其实情况也没你想的那么糟,粉丝对我还是挺好的,只要我出面澄清,她们肯定都会相信的……”
“这是粉丝信不信的问题吗?!你当那些媒体记者都是傻子,看不出你举止反常吗?!”
张哥恨不得咆哮体。
裴星泉好笑:“媒体记者那张嘴,张哥你还不知道吗?就算你的理由解释再怎么完美无缺,他们只要心里不肯相信,鸡蛋里都能给你挑出刺儿来,有什么好在意的。”
张哥噎了一下,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事实。
“可就算是这样,也比你自曝其短来得好吧?!”
他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怒斥道:“别的艺人都是想方设法地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恨不得把污水全泼到别人头上来洗白自己!你倒好!明明不是泼到你头上的污水,你偏还要硬着头皮往前冲,真以为自己人气稳固了,翅膀硬了不会栽下来是吧?!”
裴星泉被这样训了一顿,却也不气不恼,涵养相当好的保持微笑。
张哥更是气得胃都疼了。
他当了裴星泉近两年的经纪人,劳心劳力地伺候这小子,也算了解他的性格。
裴星泉脾气温和,为人谦虚,说起话来不疾不徐,看起来像是很容易被人说服的性格。
可也只有身边十分亲近的人才知道,他也有十分固执的一面。
尤其当他露出此刻这种表情时,几乎就意味着,他是不可能改变主意了。
张哥也拿他没办法。
他跟裴星泉之间的关系,与一般普通艺人与经纪人之间的关系,不太一样。
娱乐圈里大多数的艺人,在正式出道之前,往往都是跟经纪公司签了合约的,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二十年,都要为公司打工。
这种艺人合约在圈内人口中,也被称作是“卖身契”。
艺人将自己作为一件商品,卖给了经纪公司,而经纪公司则负责包装以及推广艺人,等到艺人渐渐走红成名之后,赚到的所有收益,公司都要抽走一大半,甚至百分之八九十。
这种利润分成是签约的时候就已经规定好了的。
艺人只能接受,不能反对,如果想要跟公司解约,则更要支付一大笔的解约金,也就是圈子里俗称的“赎身费”。
而所谓的经纪人,对于大多数签了“卖身契”的艺人而言,说好听一点是合作伙伴,或者公司同事,双方互利互惠。
但说得难听一点,经纪人其实就是艺人的牢头,手里掌握着资源和权力,从正经工作到私人生活,方方面面都管控着艺人。
而艺人本身,同样没有拒绝和反抗的能力。
尤其是在未成名的时候,艺人受到合约限制,往往都被禁止接私活,所有工作都只能靠经纪人去争取。
如果一个经纪人看自己手下的某个艺人不顺眼,甚至可以故意不给他资源,压着他,让他出不了头。
这种事情在娱乐圈里实在是再常见不过了。
何况,经纪人和艺人之间的对等关系,也并非像圈外人以为的那样。
不是每个艺人都能拥有自己的独立经纪人的,尤其是在还没有成名的时候。
一般稍有资历的经纪人,手里负责的艺人至少都有两三个以上,更多的甚至七八个都有。
这么多艺人当中,也不是每一个都有机会成名。
经纪人手上的资源和工作机会是有限的。
因此,自然而然的,即使在同一个经纪人手下,艺人跟艺人之间也很难成为好朋友,大多都是一种明争暗斗的竞争关系——
谁能更讨得经纪人欢心,谁跟经纪人的关系更好,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倾斜。
勾心斗角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哪个艺人敢得罪自己的经纪人,大多都是小心翼翼的,甚至逆来顺受,生怕惹得经纪人不高兴。
除非是那种已经成名、拥有了一定资本和底气的当红艺人,在经纪人面前才能获得一些话语权,但是,很多工作生活上的事情,仍然要听从经纪人的安排。
艺人的生活,其实远没有舞台上展现的那样光鲜亮丽,反而比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更加身不由己。
这是娱乐圈里人人都知道的事情。
只是,圈外人并不了解罢了。
但不管是什么行业,总免不了会有例外。
裴星泉本身就是比较少见的特例之一。
他签约的经纪公司,是娱乐圈里最老牌的龙头企业之一,星辉娱乐。
张哥的本名叫张盛辉,这个名字对圈外人来说毫不起眼,但对于圈内人而言,却是鼎鼎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