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马由桂的第二个国士(2 / 2)

马由桂张嘴就要再举荐一位,也难怪向来儒雅的宋应星会露出苦笑了。

因为只有他这种大才才会明白,黄宗羲这样的国士是多么的难得。

这要是换成了其他一般的东林党人,早就吹嘘着放出话了,说给马由桂介绍十个八个。

马由桂等了有半炷香时间,宋应星迟迟没有说话,只是皱着眉头在那冥思苦想。

又是半炷香过后,马由桂失望的准备去找黄宗羲了,准备让他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尝试着去掌管数十万百姓。

但术业有专攻,黄宗羲的长处在于财赋,并不在于地方治理。

黄宗羲能不能掌管好几十万两白银的产业,马由桂是丝毫不会担心的,但数十万百姓就很难说了。

就在马由桂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宋应星突然叫住了马由桂:“还真是有一位,就看贤弟敢不敢用了。”

宋应星似乎是担心自己说的这话,难免会让马由桂打退堂鼓,继续说道:“这个能够掌管数十万流民的大才。”

“和愚兄一样,都是江南人士,说起来也是书香门第。”

“他的祖上曾经做到了南京兵部侍郎的位置,只可惜后来家道中落,但书香传承一直没有落下。”

马由桂听到这个人是江南人士,就对举荐的这个大才有了兴趣,毕竟江南能够媲美黄宗羲的大才拢共就那么一两个。

宋应星在马由桂期待的里,说出了一个让他怎么也没想到的名字:“顾圭年。”

马由桂听到这一个顾圭年,已经不是有兴致了,而是一种迫不及待的急切:“这个顾圭年是哪里人士。”

宋应星不明白马由桂为什么露出这么迫切的情绪,顾圭年在江南虽然很有才名,但还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不过,马由桂感兴趣总归是一件好事,宋应星回答道:“南直隶昆山人。”

马由桂听到顾圭年是南直隶昆山人,彻底的放心了,这个人就是他所猜测的那位国士之才。

同样也是与黄宗羲并列为明末三大思想家。

顾炎武。

顾炎武一生致力于抗击满清,他改名叫做顾炎武,就是因为南明灭亡以后。

改名明志。

但是顾炎武远在江南,恐怕连远水解不了近渴,马由桂故意叹了一口气说道:“远水解不了近渴。”

宋应星看到马由桂刚才那么迫切的表情,又看到他现在的这副叹气,还能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顾圭年刚好在京城游学。”

“贤弟如果有兴致的话,改日咱们一起去拜会顾圭年。”

“只是,想要让这种国士之才辅佐一个军器局大使,这其中的难度比起举荐一名国士之才还要大。”

马由桂却是没有半点的担心,拍了拍胸口的一本书。

一本就算马由桂已经倒背如流了,也会经常拿出来翻看的一本书。

毛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