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小爷这充满智慧的脑袋(2 / 2)

而万久洲利用这个机会,思索着该写那一片文章。

实话实话,单论治国,万久洲是真没有那个本事,他也不擅长治国,但论治国之道,万久洲肚子里就有很多墨水了。

以前读书的时候,万久洲没少学习孔子、孟子以及荀子等人的治国大道理,无论是王道、霸道,还是仁政、爱民的治国之道,万久洲都能写出来。

而且保证篇篇都很精彩。

也正由于这个原因,万久洲有些无从选择,脑子里面的治国之道,实在太多了,到底该写哪一篇好呢?

《过秦论》?《谏太宗十思疏》?还是《强国》?

万久洲摸着下巴,思索着到底用哪一篇文章,才能表达出最好的效果来。

唉,别人是选择太少,别无选择,小爷是选择太多,无从选择。

这充满智慧的脑袋啊,让小爷有了选择困难症。

不管了,还是按经验走吧,前世的华夏就是优先发展经济,随后一步一步走向了东方强国。

反观华夏旁边的北朝,选择的是优先发展军事,结果国家贫穷的人都吃不上一口热乎的饭。

嗯,这么定了。

万久洲拿下主意后,提起笔来,二话不说,直接开干。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

万久洲一挥而就,把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字不漏的写了下来。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要统治者施行仁政,不要什么王道和霸道,君为轻民为贵,重视百姓的衣食住行,让百姓休养生息,百姓的日子才能好起来。

百姓的生活好了,国家自然而然就强大起来了。

何况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这才是一个君主该去做的事情,这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必不可少的条件。

嗯,结合当下的西汗国情,小爷这篇治国之道,必胜!

万久洲放下了笔,信心满满。

恰好这时,买奶茶的下人回来了。

怎么这么慢,小爷都把文章写好了,你才买回来,切,简直是没用!

下人:

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写好了?

下人惊呆的看了看桌子上的纸张,上面的确有字。

一瞬间,嘴巴张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