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议论纷纷(1 / 2)

太子殿下为什么推荐乡下农妇,马将军猜不透顾墨晟写奏折的初衷。联想起前阵子文官对江南流民的忽视,马军认为事实可能如文官说的一样,太子上奏光明正大的羞辱人。

这种做法十分有效,看那些文官气得面红耳赤,一个个恨不得以死明志,证明自己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员。

这样的场面让马将军觉得可笑,但凡这些文官上心点,江南的灾情不需要太子殿下亲自前往。现在太子殿下做出点成绩,某些人不要脸的跳出来抢功劳,真是虚伪至极。

轻声的告诉好友不要乱插嘴,“殿下有他的思量无需担心,这些脸皮厚的文臣,当真比不过心地善良的老妇人。”

看着大殿上的文官吵吵闹闹,坐在龙椅上的顾非宸心情愉快。反贼妄想利用江南的灾情制造混乱,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他的大儿子运气好,去到江南让局势稳定。

眼看文官吵的差不多了,顾非宸摆摆手让这些人冷静下来,“诸位爱卿别生气,太子他年轻不懂事,写的这份奏折大概是发发牢骚。寡人派人打听了一下,这位老妇人年纪七十多岁,是江南地区有名的善人。这位普通的乡野妇人,有一颗真诚的善心。”

一听太子推荐的人,是七十多岁的老寿星,顿时有几位文官回到队伍中。尊老爱幼这是正人君子该做的事,七十多岁的老寿星在京城不多见,应该得到所有人的敬重。

也有不尊老不爱幼的狠心人,比如说苏成峰,不依不饶的让皇上给出一个说法。

“既然那位老寿星年过七十,到了在家颐养天年的时候,帮助流民已经很幸苦,太子怎么能推荐老寿星当县令呢,这不是给老人家添乱嘛。太子殿下此举不妥当,希望皇上明察。”

以苏成峰为首的官员陆续附议,这些人都觉得顾墨晟狡猾,故意推出一位老寿星,让他们不好继续说重话。

看够了好戏的顾非宸心情不错,开口帮太子说好话,“诸位爱卿不必当真,老寿星无需为政事操劳。江南地区局势稳定,县令的人选最好在本地,认命县令一事交给太子做主。”

不等苏成峰反应过来,马将军带着一帮武将纷纷附议。这种时候要防止无耻的文官摘桃子,太子平息江南动乱有功劳,由他任命谁当县令合情合理。

顾墨白看了一出好戏,眼睛看向坐在龙椅上的父皇,觉得父皇才是最精明的人。要应对一帮心思各异的臣子,做皇帝一点不轻松。

早朝结束百官纷纷离开金銮殿,三五个结伴,对太子的奏折议论纷纷。乡下老寿星是无辜的,大家把批评的言论针对太子。

顾慕白没有跟随百官的脚步离开皇宫,跟随小太监来到后宫,拜见皇后娘娘。

把早上发生的事情告诉母后,顾墨白夸奖大哥的胆子大,“母后你是没看见,今日的早朝分外的热闹,跟西城的菜市场没两样。那些不作为的文官气坏了,一个接着一个站出来批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