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花无所谓的笑笑,“公子拿老身羞辱某些人,老身是愿意的。若是我去京城见到那些大官,真想好好骂他们。没有公子和江湖人的帮忙,现在流民还在逃难呢。”
王翠花的年纪大,老寿星有特权,心情差骂官老爷几句,被骂的人只能装作没听见。
顾墨晟回到房间写奏折,详细写王翠花的所作所为,对王翠花非常的赞赏。笔锋一转荐王翠花做江南城的县令,王翠花有能力有亲和力,一定能担任这个官职。详细写出他的意见,希望县令是本地人,不希望朝廷插手指派县令。
江南的局势慢慢好转,选一个本地的县令,心里会装着父老乡亲做事收敛点。
等了几天赵家派来一行人,接胆大包天的赵高登回去。赵家带来满满一船的粮食,这次来的管事嘴巴会说话,调查到赵高登做了什么事,管事恨不得打死赵高登。
见到太子殿下,管事赶紧告罪,“没想到旁支出了这种大逆不道的反贼,我们老爷心里很惊讶,平时对旁支不薄。说实话小的不觉得,主家有苛待旁支的地方,旁支若是出了人才,主家会给资源培养。”
知道大家族看重人才,赵高登的那点小聪明不入流,没有得到主家的认可,“我明白你的意思,赵家人才辈出是赵高登走错路。自认为了不起,遗憾没有生在主家,对赵家心生不满。我知道赵家主做事讲究,自然不会听小人的胡言乱语。”
管事赶紧拍马屁,夸太子殿下火眼金睛明察秋毫,在心里大骂赵高登不是东西。也不想想没有主家的庇护,旁支怎么能活得安逸。主家出力最多,理所应当享受最好的资源,赵高登此人不为家族壮大做贡献,反倒拖后腿,这样的人留不得。
秦文静上船传检验粮食的好坏,下了船冲着顾墨晟轻轻点头,“殿下是明理的人,不会轻信小人的谗言。管事你不知道赵高登的态度多么嚣张,竟然胆敢扣留太子的未婚妻,还关押太子妃的父亲。换做是我遇到这种糟心事,会认为赵高登与赵家有关联,心里记恨上赵家。管事回去以后,记得让赵家主好好管教旁支子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才能避祸。”
对上态度强势的秦文静,赵家管事态度和气。谁不知道秦大小姐的彪悍,这位姑娘可是连皇宫都敢闯的主。
秦文静想到什么,跟管事嘀咕说几句话,“听说六公子回到赵家,管事见到六公子替我问好,麻烦告诉他我在江南帮助流民,六公子无事不如来江南,可以帮上忙。”
管事和气的笑笑,点头答应帮忙带话,心里纳闷秦大小姐什么时候跟他们六公子熟悉。六公子那种性格的人大概不会来江南,现在的江南让人觉得不安全。
顾墨晟让护卫把赵高登带过来,看见赵高登脸上惊恐的表情,心里非常痛快。